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文化艺术

    笔墨金戈

    ■章熙建  郑茂琦

    创作中的汪观清。

    清绘制的连环画作品。

    他是经典连环画《红日》的作者,他画笔下的雷锋形象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他曾三下“好八连”,创作了《南京路上好八连》系列连环画。

    他就是在军事题材连环画领域70余载深耕不辍的画家——汪观清。

    “这些小人书都是全套的,我小时候都翻烂了,《岳母刺字》《牛头山》《枪挑小梁王》《双枪陆文龙》《小商河》……”

    “这些小人书很有教育意义,画小人书的人功夫也深,都是大家。”

    2023年6月1日下午,北京燕山脚下,正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中央总馆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仔细观看了年画、连环画和宣传画等特色馆藏后,感慨地说道。

    总书记的话语情真意切,不禁把人们的思绪带回了那个久远的年代。“三红一创(《红岩》《红日》《红旗谱》《创业史》)”“青山保林(《青春之歌》《山乡巨变》《保卫延安》《林海雪原》)”等经典作品,深深地教育影响了几代中国人。

    细细领悟习总书记话语的深刻内涵,一位常年致力于军事题材连环画创作的跋涉者走入了我们的视线——他就是连环画《红日》的作者、画家汪观清。

    他感觉自己的艺术生命属于军事题材,那里才是他耕耘希望的沃野

    “我好像生来就与军事题材有缘。”汪观清说这话时似乎云淡风轻,但我们听得出他言语间洋溢着一缕自豪之情。

    时光回溯到70多年前。1952年夏初的一天早晨,正为连环画创作找不到出路而彷徨无计的青年画家汪观清,在出版社同事那里偶然看到一份抗美援朝战斗英雄的文稿。最初,他只是随手翻翻,没想到才看了几页,就被深深吸引住了。

    那是一个神奇的瞬间。纸页上原本整齐平实的铅字,倏然转换成一个个鲜亮而奇崛的画面,就像一本精彩的连环画正被晨风徐徐掀开扉页。

    汪观清急切地向同事询问这份文稿的来龙去脉。同事说,总编辑要求自己根据文稿创作一本连环画,半个月后交稿,可他对这类题材非常陌生,根本无处落笔。

    “我帮你试试看!”汪观清一把抓起文稿,飞快地赶回宿舍。一周后,待他眯着布满血丝的双眼走出屋时,那叠文稿已然变成了86页的连环画初稿。

    经过出版社筛选,连环画《扫雷英雄姚显儒》迅速付印出版。这部反映志愿军战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作品,立即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总编辑把汪观清叫到办公室,详细询问了他创作过程,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看来你还真有点搞军事题材的天分。”

    汪观清是皖南歙县人,11岁时被在上海做工的父亲接到身边读书。从偏僻山村进入大都市,满眼都是新鲜神奇,可汪观清却对弄堂里的小书摊情有独钟。说来也怪,别的孩子看连环画都是着迷于故事情节,可他却沉浸在那些或粗犷或柔美的线条中,兜里还总装着一两截粉笔头,时常看着看着就不由自主地在地上描摹起来。

    汪观清后来曾感慨说,打小未曾拜师学艺,也没机会进入科班深造,自己的绘画基本功就是在“马路课堂”学成的,唯一的老师就是书摊上的连环画。

    此时,面对总编辑的夸赞,汪观清不置可否地以笑作答。因为创作过程中遭遇的艰辛,唯有他自己心知肚明。当初,在审阅初稿时,有同事说他画的地雷爆炸就像花朵,碉堡就像水桶。汪观清也不恼,他打听到沪西有个采石场,便蹬了40公里脚踏车赶去,悄悄潜到距炸点30多米外的石料堆里,透过缝隙观察爆炸的瞬间。碎石如冰雹般砸落,他也全然不顾,直到完成写生才起身。

    紧接着他又赶到浦东,观察那些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洗礼的碉堡群。汪观清在碉堡群里猫了两昼夜,先画外形和内室,再描摹炸毁的茬口,夜晚还打着手电筒模拟探照灯照射下的碉堡夜景,完成了30多幅写生图稿。

    正是这些风餐露宿、履险写生的经历,让汪观清得以拉近与战场的距离,从而完成对初稿的修改,让作品拥有了浓烈的战斗气息和浑厚的意韵。

    《扫雷英雄姚显儒》出版不久,汪观清之前创作的一本连环画《爱情》也获出版。但汪观清却没了当初的那份激动,他已强烈地感觉到自己的艺术生命属于军事题材,那里才是他耕耘希望的沃野。

    20世纪50年代,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成立。汪观清成为一名新中国文化阵地上的专业画家兼编辑,光荣感与使命感的叠加,给年轻画家血液中注入了特有的刚勇与坚韧,他像士兵一样在军事题材美术创作领域,无畏地攀登进击。

    一位喜爱连环画的将军曾问他,是不是上过战场打过仗?汪观清说自己没有从军经历,都是靠采风积累的素材,将军一脸惊讶,不敢置信。

    70载笔耕不辍,汪观清先后参与创作了《上甘岭》《消息树》《虎穴歼敌》《敌后武工队》《放牛娃智捉敌人》等一批军事题材连环画,总量多达50余册,构筑起新中国美术读物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只有用军人的视角去审视战场、感悟士兵,才能画出真实的战场、真正的英雄

    所谓堪担大任,其实并非苍天眷顾,而在于你早已磨炼出一副担当重任的铁肩膀。汪观清攀登路上的那些偶遇,无不透出求索奋进的机理。

    1960年3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讨论连环画《红日》选题,明确这项年度重点任务由汪观清承担。汪观清得知后喜出望外,长篇小说《红日》刚出版时他就买回一本,且手不释卷地一气读完。那时,但凡有军事题材的书籍出版,汪观清都会迫不及待地搜集阅读,以期吸纳其中的军事元素运用于绘画之中。

    创作《红日》连环画,对汪观清来说固然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但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让他禁不住心里发怵。孟良崮战役属于大兵团作战,构图布局必须以大视野、大场景为基调,可这些在他脑海里几乎都是空白。

    没有捷径好走,汪观清捧着原著慢啃细嚼,又找到小说作者、时任上海市作协副主席的吴强求助。吴强给他出了个主意:“去上海警备区找王必成司令员。他就是小说中沈振新军长的原型,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

    作为沙场骁将,王必成司令员并没有给汪观清说得太多,但那几句干净利索的点拨之言,却犹如子弹字字击中靶心——“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是山东人民用小推车加小米帮我们打出来的,你到孟良崮跑上一趟,准能找到答案!”

    汪观清赶到孟良崮。他没有着急采访,而是先融入乡亲们当中。很快就有当年的支前骨干找上门来,给汪观清讲述支前参战的经历,还带着他爬上孟良崮,讲解当时的阵地构成和战斗情形。

    恰是这份独辟蹊径的战地采风,让汪观清在战场遗址勘察中,收获了大量小说之外的鲜活素材,从而完成草图构思。

    缺乏战斗经历是汪观清的短板,他主动申请到上海警备区某部体验生活,练习射击、投弹和单兵刺杀、短刃格斗等战术动作。经过这轮“熔炉淬火”,汪观清绘出的战斗场景硝烟味更加浓烈,战士们奋勇搏杀的动作更显得干脆利落。

    那晚,汪观清挑灯画了十几幅《红日》连环画草图。第二天,他找到多次参加战斗的副连长和一排长请教。两位“战术教练”指出其中两幅画有问题:一幅是大娘端着簸箕送花生犒劳部队,一名战士喜滋滋地伸手去接;另一幅是两名侦察兵深入敌阵,抓获一名“舌头”,正用绳子拽着被捆住双手的俘虏往回走。

    汪观清再看两幅图画线条明晰、动作传神,怎么会有问题?副连长耐心地告诉他:“人民军队有严格的纪律,对群众不拿一针一线,对俘虏也实行优待政策。”

    汪观清听后恍然大悟,立即将前一幅画改为战士连连摆手婉拒,后一幅改为战士将浑身哆嗦的俘虏架回阵地。这一改让画面显得贴切逼真,同时汪观清内心也受到很大震动:一名成熟的军事题材美术创作者,不仅要具备基本的军事素养,更要准确把握我军的政策纪律。他给自己增加了学习“三大条令”的新课程。他深知,只有用军人的视角去审视战场、感悟士兵,才能画出真实的战场、真正的英雄。

    然而,又一个新的难题横亘眼前。孟良崮战役中,被我军歼灭的国民党军第74师,配备有大炮、坦克等辎重装备,而这些装备汪观清一件也没见过。为此,他径直赶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仔细观察当年战场缴获的卡宾枪、坦克、榴弹炮等装备。

    艰苦铺垫带来了厚积薄发,汪观清很快完成了《红日》连环画前两册的创作,之后又用两年时间完成第三、四册。这是新中国第一部全景式展现大兵团作战的多集连环画,很多画面采取俯瞰的视角表现宏大场面,又以局部刻画体现战争的残酷激烈,后来电影《红日》拍摄时,也参考了不少连环画中的画面。

    对于革命史诗的真情品读,渗透和闪耀于漫长鲜亮的艺术创作之路

    通常的连环画创作,大多取材于小说或电影等文艺作品,是借助已有成果的二度创作。汪观清则注重挖掘第一手素材,给作品植入丰富的细节和情感元素,赋予作品倍加灵动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1977年初春,刚完成重走长征路的汪观清与同事相约赴皖南写生。就在半个月前,出版社策划“长征”主题创作,汪观清自报选题《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抵达临江吊脚楼后,同事开始取景写生。此刻,青山依旧在,而伟人离开他热爱的人民和事业已逾一年,想到这里,泪水陡然溢满汪观清的眼眶。就着一瓶碳素墨水、一摞粗糙的铅画纸,汪观清的画笔跟着思绪飞驰……整整20天,200多页的《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初稿一气呵成。很快,这本连环画就付印出版。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不朽史诗,汪观清在70年艺术生涯中曾三走长征路。红军鲜血浸染的万水千山烙印在他心间,他更以真挚热烈的情感礼赞英灵。

    同年11月,出版社研究选题。当听到一本连环画标题时,汪观清心头一震——《从奴隶到将军》,这几个字霎时把他带回遥远的川西南大凉山。此前一年的11月,汪观清第一次重走长征路,从瑞金至会宁用时一个月。

    长征途中,红军穿越彝区,一些苦大仇深的奴隶偷偷加入了红军队伍。当新中国成立后再与亲人重逢时,他们中有的已化身为一份《革命烈士证明书》,有的则成长为师团指挥员甚至将军。于是,就出现了深沉动人的一幕:戎装在身的儿子跪地呼喊母亲,衣衫褴褛的母亲抚摸着儿子的脸庞,泪眼婆娑……

    凉山写生中挖掘的这个场景深深触动了汪观清,当晚他以《奴隶的母亲》为题,画了一幅母子相拥而泣的图稿。经历这番灵魂深处的吸纳与喷吐,汪观清对于《从奴隶到将军》的创作,可谓已先行做好充足的情感储备和素材准备。

    汪观清坚决地将艰巨任务揽到自己肩上,当画到从奴隶成长为将军的主人公罗霄牺牲在前线的场景时,他的热泪无法抑制地喷涌而出。连环画压轴的尾页上,罗霄坚毅的目光中透出几分悲怆,仿佛正在遥望万里之外的母亲。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千山万水,錾刻在汪观清心头凝成了千沟万壑,这份对于革命史诗的真情品读,渗透和闪耀于他漫长鲜亮的艺术创作之路。

    时光追溯到40多年前。当时,《解放日报》刊登了汪观清的长征路写生画稿,当夜他就接到上海玉石雕刻厂的电话,说厂里有块巨型玉石,感觉唯有长征壮举才配享这块瑰宝。他们认为汪观清是红色文化底蕴深厚的画家,想请他帮助设计图样。

    汪观清欣然应诺,立即率领创作组第二次重走长征路。从重庆乘船返回的途中,长江两岸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而闪现在汪观清心头的却是红军长征中的一场场浴血鏖战。他迅速把那一束束激情碰撞的火花记录在画纸上。3天后抵达上海时,以《万水千山》为题、12个经典事件串联而成的设计图样已经完成。

    玉雕总体构图选择长征的主要历史场景,旋绕体现在一个笋状的空间里,如瑞金告别、鏖战湘江、遵义会议、娄山关大捷、巧渡金沙江、歃血为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奇袭腊子口、会宁会师,象征着长征的艰辛、转折、发展直至夺取胜利。玉雕背面镌刻着毛泽东同志手书的《七律·长征》诗词,整件作品情景交融,展现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设计图样迅速获得批准,汪观清又绘制出上百幅局部图,仅玉雕上的近百个人物就绘制脸谱和姿势图800多幅。那年,赶在新中国成立30周年前夕,高2.6米、宽1.3米的巨型玉雕终于诞生。12个贯穿历史深处的恢宏场景被浓缩成一个有机整体,艺术地展现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和惊险曲折,犹如一部气势磅礴的史诗。

    画笔不懈不倦地讴歌英雄连队,也在不时地拨动年轻战士的心弦

    情牵“好八连”,心系子弟兵。汪观清与“南京路上好八连”结缘60年,他的画笔不懈不倦地讴歌着英雄连队,也在不时地拨动着年轻战士的心弦。

    1963年3月初,汪观清与几位画友相伴到八连采风,白天挖掘故事,晚上精心构思画稿。几天后的一个夜晚,汪观清正在宿舍埋头创作画稿,指导员突然快步走进屋里。他手里拿着几张《新民晚报》,指着报上刊登的几组连环画问道:“这是您画的吗?”汪观清接过报纸,仔细一瞧,自己创作的雷锋故事连环画《伟大的普通一兵》,已被《新民晚报》连载。他又扫了一眼报头——2月26日,正是他刚下八连的时间,怪不得自己没有接到报社的通知。

    指导员欣喜不已,迫不及待地告诉汪观清,连队组织学习雷锋事迹,正为缺少资料而犯愁,可否请汪画家登台讲述雷锋故事?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同志“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全军部队迅速掀起学雷锋热潮。虽然汪观清这时正一头扎在连环画创作中,但他早已感受到奔涌的时代春潮,便毫不犹豫地一口应诺。在八连采风的两个月里,7位画家挖掘小故事20多个,绘制草稿400多幅,完成了《南京路上好八连1》的初稿创作,而汪观清还承担起另一项额外任务,给八连官兵讲了10堂雷锋故事课。

    汪观清一直都在为这段特殊经历而自豪。本来他的任务是到八连去挖掘精神矿藏,没想到却当了回传播者,将雷锋精神播种到八连战士的心田。为此,战士们亲切地称汪观清“咱八连的编外指导员”!

    2013年春,汪观清带队二下“好八连”,创作出连环画《南京路上好八连2》,返回后一连数月都忙于修改推敲。说来也巧,就在画稿付印的那天下午,汪观清在翻阅晚报时突然一怔,照片中这名比武夺冠的英武军人,不正是八连的排长李旭吗?那个在八连采风时收获的暖心故事倏然浮现在眼前——

    年初的一个周末早晨,旭日刚把一缕温暖洒向大地,“南京路上好八连为民服务队”的横幅就已经张挂在公园门口。八连的“能工巧匠”忙碌着给晨练归来的居民修鞋补胎、理发义诊。这时,一位身体微胖的大爷上前找到李旭,询问八连为民服务是从何时开始的?多久开展一次?战士们牺牲休息时间有没有怨言?李旭笑着一一做了回答。大爷听后很满意,重重地与李旭握了一下手才离开。

    半个月后,李旭再次带队来到公园开展为民服务,远远就看见那位大爷正站在树下等候,头上的毡帽竟然换成了缀着红五星的军帽。当两双手再次紧握在一起时,大爷告诉李旭,自己叫虞仁昌,曾是雷锋所在连队的连长。大爷说:“看到你们,我感觉雷锋仍然活在我们的队伍中!”

    整个上午的为民服务中,老连长时而帮助战士们整理工具,时而热情招呼过往的行人,俨然成为八连忙碌队伍中的一员。分别的那一刻,老连长与李旭互换电话和地址,而后挺直胸膛,向整齐列队的八连战士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雷锋连长与雷锋传人的神奇邂逅,就像一缕春风叩击着汪观清的心灵。他以《敬礼》为题,画了一组连环画,用自己的画笔把这些闪光的瞬间刻录在了八连的史册上。

    时光荏苒,今年3月,汪观清接到八连“回娘家看看”的邀请,这正契合他推出《南京路上好八连3》的夙愿。可惜,10年前二下“好八连”的画友中有4位已经离世,汪观清赶紧约上健在的画友,“得惜时如金,再帮八连做点事”。

    几位老画家精神抖擞地重返八连。令汪观清吃惊的是,不仅战士们都是新面孔,官兵操作的武器装备、训练使用的军事术语,更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汪观清激情澎湃地作出一番诠释: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是新时代新征程的强军新阵容,可喜可贺啊!

    老画家们默默地当起了“新兵”,红外侦察仪、潜水装具、无人机侦察系统……从室内静态描摹,到训练场实地写生,他们将每一幅画稿都拿给官兵审核把关,有的根据战士们的意见修改了10多次。三下“好八连”历时一个多月,《南京路上好八连3》以崭新的风貌定稿付排。

    时代在发展,强军在召唤。虽然已是92岁高龄,但精神矍铄的汪观清鹤发童心,从未搁下过手中的画笔,对人民军队的关爱之情更是与日俱增,他的画笔将继续追踪强军奋进的辉煌足迹,不断献上属于新时代的记录和讴歌!

    标题书法:谭健

    版式设计:王凤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