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技大学无人作战系统创新团队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最新科研成果直通演兵场
■解放军报记者 李浩然 特约记者 张照星 通讯员 陈 曦
春日拂晓,第74集团军某旅训练场,一场实战化演练拉开战幕。与以往不同,此次演练的中军帐中多了新面孔——国防科技大学无人作战系统创新团队成员。
前不久,该团队接到这个旅求助电话。团队成员连夜收拾行囊奔赴训练场。他们结合这个旅装备运用需求,加班加点完成软件编写工作。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这为我们开展科研攻关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深度嵌入实战化演练,让该团队成员深刻认识到,释放无人作战系统科技效能,不仅需要实验室里的“头脑风暴”,更需要演兵场上的“沙场风暴”。
演练现场,该团队成员指导官兵操作某型智能化作战单元。指挥大厅内,无人机实时传回的数据信息汇聚“云端”。指着一目了然的战场态势图,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创新团队为我们发挥无人作战系统作战效能插上了翅膀。”
与此同时,该团队还有多名成员活跃在一线演兵场。翻开该团队新年度服务部队计划表,记者看到团队成员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们从练兵实践中发掘科研课题,邀请部队官兵联合攻关,将实验室里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应用到演兵场上,在炮火硝烟中接受检验。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加强练兵备战,提高人民军队打赢能力。从练兵实践中发掘课题、用科技创新成果服务部队,既是提高部队打赢能力的务实举措,也是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的有效路径。”该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申请了多项“无人智能作战”领域重大科研项目,瞄着武器装备现代化目标、向着科研高地持续冲锋。前不久,他们自主研制的某自动化装备正式列装部队。
组装飞机、调试程序、自由对抗、集群攻防……走进国防科技大学无人机专业的实践课堂,谋战研战的浓厚氛围扑面而来,授课教师是该团队一名副研究员。去年底,在他的指导下,该校本科生组成的参赛队伍在中国机器人大赛无人机挑战赛上获得一等奖。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这是党和国家对我们的希冀,也是我们的职责使命。”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该团队负责人信心满怀地说,“我们将以更加拼搏的姿态,创造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成果,为提高部队战斗力作出应有贡献!”
记者了解到,该团队成员结合无人装备的技术性能和在演练中的实际运用,研发出多型装备模拟器。他们将自主研制的无人战车用于学员实战化岗前演练,打通“从课堂到战场”的人才培养链路。
聚力攻坚,向科技要战斗力。该团队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学校支持下,他们将进一步推行“纵深配置科研梯队+横向融合学科交叉”模式,组建跨系所、跨学科联合攻关团队,加速科技向战斗力转化。
春光明媚,活力迸发。走进国防科技大学无人作战研究中心,该团队成员正在热烈探讨智能高端无人作战系统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前景。记者相信,从这里凝聚的科技创新智慧,必将助推部队新域新质战斗力加速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