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军史】
兵者,国之大事。
军队不生产谷物,但生产安全。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军史里的点点滴滴,记录着一支军队走过的路。
“井延坡”工作室开辟“冷热军史”专栏,约请知名军史专家定期推出网评文章,解读中外军事史上的热点事件和战史背后的各类冷知识,为您打开一个观史的新视角。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谈判达成协议,于10月将在江南八省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属于国民政府战斗序列,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中国人民解放军前身之一。
1939年新四军成立两周年时,新四军军部确定10月12日为新四军成立日。在新四军成立82周年之际,井延坡工作室约请军史专家徐平为大家持续解读有关新四军的各类冷知识,敬请关注。
新四军的军长为什么可以授上将军衔
■徐平
少数新四军干部佩戴过军衔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面抗战爆发。大敌当前,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纳入国民革命军序列,部队编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服装等基本都与国民党军队相同。并且,按照国民革命军的军衔等级,给各级干部都套了军衔。之所以说“套”而不说“授”,是因为一般干部的军衔只是在档案中有记载,并没有公开地正式授予,许多干部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衔”,而且多数干部始终没有佩戴过有军衔等级的领章、胸章等标志。
新四军军部成立后,军长叶挺(左三)、副军长项英(左四)、参谋长张云逸(左二)、副参谋长周子昆(左一)和曾山(左五)在武汉。
新四军在这一时期佩戴过军衔的只是少数指挥员,如北伐名将叶挺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叶挺临危受命,于1937年10月出任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军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叶挺将军留下不少佩戴中将领章的照片。
佩戴中将领章的叶挺将军
不过,从照片上看,新四军领导干部中,也只有叶挺将军佩戴军衔,其他如项英、张云逸、陈毅、粟裕等人都没有。
另外,根据一些回忆史料记录,这一时期新四军的一些初中级指挥员也佩戴过军衔标志。国际友人爱泼斯坦在《抗日战争中的新四军》一文里写道:“改编为新四军后,游击队员们必须识别不同的军衔,服从他们不认得的人的命令。他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严格的军事纪律约束,这是他们以前不习惯的。”说明改编后的新四军佩戴过军衔标志。
开国少将王直在新四军成立之初任新四军第二支队三团四连指导员,“在任指导员期间,最让我头疼的工作就是佩带国民党军帽徽和军衔。我当时被授予上尉军衔,不是我嫌这个军衔低,而是在感情上难以接受。”
新四军的军衔标志,除了领章,还有一种胸章——长方形、布质、白底黑字,写有姓名、部队番号、军衔、佩用时间。据原新四军第四支队军需处长郑重回忆:“1937年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共同抗日。鄂豫皖苏区红军在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集中,改编为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第4支队。上级派我担任支队军需处长,并发给缀有少校军衔的胸章佩戴。”
新四军准尉胸章
抗战初期,为了方便与国民党军打交道,在国统区的八路军、新四军办事处的工作人员也有过军衔。如《毛泽东选集》中提到的在1939年6月12日“平江惨案”中被国民党军杀害的新四军平江通讯处主任涂正坤、副官罗梓铭,军衔分别为上校和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