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专题

风雨同心

■王龙 狄伯文 杨兴灿

这是一个明丽的秋天,也是一个繁忙的时节。随着历史罕见特大暴雨退去,京津冀各受灾地区积极展开灾后重建,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这片热土正在重现昔日的活力与生机。

在刚刚过去的这场抗洪抢险救灾中,面对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最高值的极端强降雨天气,第81集团军官兵用义无反顾的冲锋姿态,全力投入抗洪抢险救灾行动,“佛国山上大功连”“对空作战一等功连”“抗震救灾模范连”……一支支英雄部队动若风发,紧急驰援,遂行救援任务。

坐标:北京门头沟

今年的“八一”,对于飞行员孙柳杨来说,是最惊心动魄的一个建军节。

7月底,北京地区连降暴雨,门头沟区全区河湖水位暴涨、多处区域遭遇险情并诱发山洪,部分列车被困……

“出动运输机4架赴门头沟执行救灾任务!”7月31日晚8时59分,某旅值班室接到上级命令。

“让我上吧!”一时间,官兵纷纷请战,各司其职:指挥组迅即研判形势,优化力量编组;机组成员细致分析地形,规划航线;机务官兵连夜检查直升机,装载救援物资;场站官兵紧急加注油料,实时监测天气变化……

夜幕降临,营区被车灯、路灯、探照灯映照得亮如白昼。官兵知道,在突如其来的灾情面前,只有解放军早一点到达,乡亲们的心才能早一点安稳!

然而,飞行员孙柳杨却经历了一波三折的重重考验。

8月1日5点08分,孙柳杨驾驶直升机按计划起飞。虽然做了精心准备,但飞至永安镇后才发现,实际困难远远超出想象:大雨之中云雾弥漫、能见度低,山区地形复杂、高压线密集……

机窗外白茫茫一片,无异于蒙着眼睛在高速路上开车。孙柳杨只好借助导航仪和有限的能见度,顶着特情风险缓缓前进。

可偏偏天公不作美,风雨突然加大,把仅有的一点能见度都浇没了。如果再往前飞进入山区,可能无法掉头,难以返场;即使强行闯入指定空域,也难以找到空投地点。经上级批准,孙柳杨只好驾驶飞机返航。

首次空投失利,尽管是缘于天气,孙柳杨的心情还是很复杂。一下飞机,他顾不上吃饭,直奔会议室和战友一起研判情况、商量对策。

领航员连续打了十几个电话,终于通过国家电网要来了任务地域电网线塔分布图;副驾驶邢占海一进门就抱着卫星遥感图像和带回来的飞行数据,细致研究标定障碍物分布、高压线走势,一趴就是几个小时,一口气标出百余个密密麻麻的潜在风险点;机务官兵抓紧维护战鹰,做好了放飞前一切准备工作……所有的努力目标只有一个,早点飞抵灾区!

上午9时30分许,气象室报告:“出现短时雨量小时间窗口!”孙柳杨驾驶战鹰迅即升空。

有了第一次的飞行经验,他的前期航程很顺利。等到靠近落坡岭地区时,飞行条件突然变得十分恶劣,能见度不足1公里,航路上的一条山谷走势越来越狭窄陡峭,最窄的地方不足100米。密集复杂的高压线透过云雾若隐若现,成为最大的潜在风险。

是继续向前,还是返场待命?

此时,群众被困时间已经超过48小时,前方不断传来的求援消息让孙柳杨感到责任重如千钧。最终,他和机组毅然选择继续执行任务。

可是,若隐若现的障碍物和高压线依然威胁着机组的安全。领航员将整个上半身探出机窗,冒着风雨指示方位,“降一点,再降一点”“往左一点”“好,保持住”……全体机组成员高度戒备,密切协同,直升机不断调整航向姿态,从障碍物间穿梭而过,一点一点向着任务点挺进。

远远地,地面上那个救援十字圈和红旗,终于出现在孙柳杨的视野中。孙柳杨抑制着激动的心情,胸有成竹地悬停,开舱,空投,动作连贯、一气呵成——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看到这只从天而降的“吉祥鸟”,等待救援的老百姓翘首欢呼,奔走相告。这是北京地区第一支抵达灾区、第一个空投物资的空中救援分队。

望着四面八方涌来的父老乡亲,望着那些如同亲人重逢的兴奋眼神,孙柳杨情不自禁流下了热泪。

坐标:河北张家口

逆行,是家国情;逆行,是爱民心。

逆行,既是军人的本色使然,又是军人的使命所系。

7月31日晚,结束了一天的训练,第81集团军某部连长王旭和官兵刚端起碗,就突然接到紧急驰援灾区的命令。官兵冒着疾风骤雨连夜开拔,上演了一场“风雨逆行”,赶赴受灾较重的河北张家口地区。

晚上10点多,军车刚下高速公路,眼前的场景让王旭大吃一惊:奔腾咆哮的山洪如同横冲直撞的野兽,将一人多高的石头冲得像个小皮球一样左翻右滚,比碗口粗的大树被撕扯成白花花的木条冲刷而下,进村的道路遍地塌方、塞满滚石淤泥……

暴雨还在倾盆而下,水位还在迅猛上涨,3个镇子上万群众与外界失去联系,情况不明。作为架设机械化桥梁的开路先锋,王旭和战友们责无旁贷地成为打通道路、援救乡亲的中坚力量。一向沉稳的王旭此时也感到了压力。

正当车队加速挺进时,几棵折断的大树横亘眼前,把道路死死堵住了。

“树干太长了,挖掘机、装载机的铲斗都奈何不了!”操作手前来报告。

“把钢索套在树上,把它硬拉出来!”为了方便指挥,王旭带领几名党员骨干蹲在装载机的铲斗上,顶着滚滚洪流进行清障作业。

“快一点,再快一点!”王旭不停地挥动手势。一米,两米,三米……发动机发出沉重喘息,钢索绷得吱嘎作响,一场艰难的“拔河比赛”长达半个小时,阻挡道路的断树残枝终于被清理完毕。

车队继续向灾区深处挺进。突然,一座长达几十米的断桥又横亘眼前。这一下,别说一般车辆,就是抢修装备,也无法逾越。

无人机立即冒雨起飞。透过航拍画面,王旭看到群山之间被山洪裹挟的大片村庄,宛若座座“孤岛”。此时,临时架设军用桥梁已是唯一选择,但现场是否满足架设条件完全是未知数。

容不得多想,王旭带领技术骨干扛着侦测设备,拔腿就向断桥跑去。

上空是摇晃的电线,限制着架设作业范围;下面是湍急的山洪,增加了作业安全隐患。狭窄的道路上,桥梁装备展开作业的区域十分有限。但一想到还被困在“孤岛”上的乡亲们,王旭不禁血气上涌,今天哪怕是架一座“通天桥”,也得担下来!

“电线!注意电线!桥面不要起太高!”眼看正在升起的桥梁距离电线只有不到30厘米,王旭圆睁大眼向操作手下达指令。作业一直持续到夜间。大雨未止,电闪雷鸣,官兵只能利用发电机提供的电力,在微弱的灯光条件下艰难作业。

虽然连续奋战,但王旭满布血丝的眼睛不敢有半点松弛。他紧紧盯住每一个操作细节,生怕出现任何一丝纰漏。山间雾气渐起,视野更加受限,官兵紧张地起吊、连接、推送……汗水和雨水流在一起,号子和呼喊混在一起。

“嘟……”随着一声全力吹响的哨音、一个高举双臂打出的旗语,全身湿透的王旭传递出一个振奋人心的信号——桥,架通了。

这一刻,“支援桥”成了“救命桥”。救援力量源源不断地从桥上疾驰而过,向纵深挺进。王旭抹去满脸泥水,这才感觉双腿已经酸累得发颤,但他顾不上休息,就带领战士们赶往下一个救灾点。

坐标:天津静海

8月7日,随着海河流域行洪过程持续,天津市境内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等重点行洪河道高水位运行。

静海地处九河下梢,与上游众多支流水系相连。战洪峰、防洪灾,时间紧迫,任务艰巨。

接到抗洪抢险的通知时,第81集团军某部指导员孟祥熙正好在返回野营村的路上。他深知事态紧急,随即加快了前行的脚步。

翌日清晨,天刚蒙蒙亮,一声凌厉的哨音仿佛催征的号角,唤醒了沉睡中的官兵。

起床、打背囊、登车出发……伴随着第一缕阳光,孟祥熙和官兵一起踏上了驰援天津静海的征程。

军车在高速路上飞驰,孟祥熙恨不得立马抵达任务一线。临黄河而知中国,治洪水而兴国运。这位从小在黄河边上长大的山东汉子明白,一场洪水的劫难对于老百姓意味着什么。1993年,他的家乡枣庄就发生过特大洪灾,他在幼年时就感受过划着木盆逃生的恐惧。

经过长途机动,下午3时许,孟祥熙和连队官兵终于抵达天津静海大清河抗洪一线。漫无边际的洪水,早已吞没了堤坝对面的大棚和民房。望着被洪水淹没的正在抽穗成熟的玉米,一年的收成就要没了,孟祥熙知道这对乡亲们意味着怎样的煎熬。

身前是即将漫过大堤的洪水,身后是人民群众的家园。上级赋予的任务简单而明确:坚决守住这道防线。

保卫家园,就是保卫即将到来的庄稼收成,保卫乡亲们一年到头的劳动果实。

“一排负责装载沙袋、二排负责垒固堤坝、三排负责巡查管涌……”巡堤查险、堤坝加固、管涌围堵、决口封堵,干部模范带头、骨干冲锋在前,一个个沾满泥巴的身躯、一个个肩扛麻袋的身影,与洪水展开了一场时间争夺战。

时至中午,气温逐渐升高,官兵的额头汗如雨下,但守固大堤的奋战热情丝毫不减。

一级上士史建主动申请加入党员突击队,担负最累、最重的垒排任务。直到累得腰已直不起来、再也举不动沙袋,他才挪到物资分发处,帮助大家清点分发物资。

列兵安世鹏刚刚下连3天就随队参加任务。在抗洪大堤上,尽管他身材略显瘦小,但铲土装袋、堆垒子堤一点都不含糊。“只要我们多铲一锹土,乡亲们的收成就多一分”,这个小战士的话说出了大家共同的心声。

夜幕降临,地方电力部门紧急调来应急照明车,一盏盏明灯将防洪堤坝点亮。经过一天的高强度劳动,尽管官兵都精疲力竭,但没有一个人愿意退下。

有这群钢铁一般的战士,还有什么完成不了的任务?孟祥熙浑身是劲,喊着号子和大家干得热火朝天,一只只沙袋凌空飞上越垒越高的大堤。

“不好,有管涌!”突然,远处的观察员大声呼喊。闻讯后,孟祥熙立即带着党员突击队向管涌点跑去。

“跟我来!”他的话音刚落,只见排长郝建林率先跳进齐腰的泥坑,寻找管涌点。

“管涌处口径约40厘米,水流速度较快,伴随泥土细沙涌出。”经过摸查,不一会儿,郝建林就通报了管涌具体情况。

摸清了险情,孟祥熙随即组织人员从远处取土装袋,并运送碎石砂砾,围堵管涌。

装填沙袋、运送碎石、放置沙袋……官兵从近百米外运送材料,体力消耗很大,战士个个额头上布满豆大的汗珠。

由于持续进行高强度作业,不少战士掌心磨出水泡、手指破皮出血,但大家全都不顾辛苦仍在咬牙坚持。经过半个小时的奋战,险情成功解除……

如今,灾情虽然过去两个月了,许多画面却像浮雕一样镌刻进孟祥熙的记忆:昼夜筑堤时,老百姓纷纷送来矿泉水、面包等,扔下就跑,战士们追都追不上;断水断电情况下,老百姓用柴火煮了面条、鸡蛋,硬要送给战士吃;采购急需物资时,超市老板说啥也不要钱,官兵只能偷偷拍下收款码进行支付;部队回撤时,乡亲们举着“欢送亲人”的标语自发送行……

一张张风雨无阻的青春面孔、一个个冲锋向前的无畏身影,无论水里火里,地动山摇,战士总会从远方赶来;无论岁月变迁,山河有难,军人永远是挺身而出的忠诚卫士,为父老乡亲守护美好家园。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