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 > 专题

军嫂记者“编外兵”


■张欣


上大学时,我就曾报名参军,但因体检没有通过未能如愿。中文专业研究生毕业后,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某刊物的军事栏目当记者。当时,我们有个专栏叫“基层采风”,记者可以去基层部队采写故事。


有一次,我独自前往某岛上采访。一位宣传干事告诉我,你可以选离机关近点、条件好点的连队去采访。我笑着说:“要去就去最远的连队,战士们常年驻守在那里都不怕艰苦,我又怕什么呢?”那次,我选择了最偏僻的一座小岛,坐四五个小时轮渡才能抵达。一上船,工作人员就给每个乘客发了2个塑料袋。随着船渐渐开进远海,船舱里的乘客纷纷开始呕吐,我的胃里也翻江倒海,满脑子想的都是上船前宣传干事对我讲的话:官兵家属每个月上岛,基本都是“吐干净来,吐干净走”,遇上大风大浪,就更遭罪了。可家属们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渡轮,因为海的另一边,有她们的丈夫。那一刻,我对海岛军嫂的执着和奉献,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那次采访,我跟随战士们的脚步,走遍了海岛的角角落落,搜集了许多感人故事。回来后,我写的长篇通讯反响很好,被许多媒体转载。直到现在,我还忘不了那座海岛上清新的海风、官兵热情的笑脸。每次回望这段经历,我的嘴角还是会泛起笑意。


2014年,我回到家乡成了一名电视记者。在家乡电视台,每个同事都是“多面手”,编辑、拍摄、写稿样样精通。习惯了传统媒体的我,一时转变有些困难。但我知道,只要有颗肯学习的心,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慢慢地,我也可以独当一面了。


2016年的一个下午,领导把一份道德模范事迹材料放到我的桌上:“你熟悉部队,这个片子交给你吧。”


单位同事都知道,我是个有军营情结的姑娘,这方面的选题总是第一个想到我。我自然乐此不疲。没想到,正是这次采访,让我认识了我的丈夫陈旭。


那次报道的主人公,是个在基层连队奉献了30年的老班长。老班长18岁当兵,从修车到烧锅炉样样精通,是个“老黄牛”一样的人物。陈旭当时是老班长所在部队的宣传干事。初次见面,陈旭的温和礼貌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可是,老班长却让我犯了愁:他非常朴实,工作勤勤恳恳,但不善言辞,面对镜头紧张得甚至连正常交流都不会了。报道时间紧促,怎么办?我和陈旭商量后,敲定了一个拍摄方案:用拍摄纪录片的方式完成,老班长干什么,我们就拍什么,真实记录老班长忙碌的一天。就这样,从锅炉房到修车场,干起活来的老班长忘记了紧张。最终,我和陈旭顺利完成了采访和拍摄。


老班长的故事播出后,感动了很多人。9个月后,我和陈旭在战友们的帮助下,举办了一场兵味十足的婚礼。我们还特意邀请了老班长当爱情的见证人。事后,大家都津津乐道:“这真是工作爱情双丰收,千里姻缘一‘兵’牵啊!”


成为军嫂后,我的创作热情更高了。陈旭和战友们也非常支持我,常常给我分享军营趣事,让我写成一篇篇故事。2019年,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一位拥军妈妈想给女儿找个“军人女婿”,去部队食堂当社聘服务员的经历,被我写成文章发表在《解放军报》上。作品发表后,很快被其他媒体转载。大家都说,老百姓的拥军热情非常高涨,这是真正的正能量。


婚后,陈旭从宣传干事调整为基层主官。他训练新兵时,组织教育必不可少。为了帮助战士们更好地进行理论学习,我和陈旭经过探讨,决定发挥自己的优势,利用业余时间走进连队,为战士们上教育课。那些我采访过的老兵事迹,成了课堂上的生动素材。大家都开玩笑地叫我“编外指导员”。


2年前,陈旭转业到地方。随着身份的转变,我开始关注退役军人群体。我发现,原来身边有那么多人都有过当兵经历;有许多退役军人都非常优秀。他们中有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带领村民致富的“兵支书”;有带领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民营企业家;还有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伤残军人养殖专业户……我慢慢走近他们,被他们的故事感动着。


一路走来,从学生、记者到军嫂,我发现军人不仅仅是一个身份,更是一种信仰;军装,不仅仅穿在身上,更是穿在心里。只要心中葆有那份对军营的火热,我们与官兵的情感联系一定会越来越深。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