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富国(年龄100岁,党龄82年)
寄语:发扬老一辈革命精神,让红色江山永不变
文字:罗玲玲 方丹 彭澎 周梁
摄影:周梁
摄像:周梁
视频制作:倪鹏
出品单位:中国军网、湖南娄底军分区
初夏的一天上午,记者按响了抗战老兵周富国家的门铃。眼前的老人,头戴一顶黑色帽子,步履蹒跚,但精神矍铄。风雨飘摇的旧时代,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在这位老人身上留下深深的印记。
今年已经100岁的周富国和中国共产党同龄。从17岁参加革命,到18岁入党,再到如今百岁高龄,周富国老人最爱用一首歌来阐释自己的“百年”初心。
周富国最熟悉的歌曲便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周梁 摄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他指给了人民解放的道路……”一曲歌罢,周富国老人回忆起烽火连天的峥嵘岁月。
“忻口战役中,日本兵占领县城,国民党部队一溃千里,八路军渡过了黄河到村里宣传抗日主张。那时,游击队条件比较差,村里参加游击队的有二三十人,有的没有枪就挎2个手榴弹,有的直接拿着大刀杀敌。”80多年了,周富国依然清楚地记着参加忻口战役的情景。
1938年2月,17岁的周富国在山西省忻县(现为忻州市)老家参加抗日游击队,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一年后,表现出色的他成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时,忻县革命的干部在西张村里开会,来了好多敌人包围了村子。村里的党员王芳带了4个人上房作掩护,让其他人先撤退。最后他们把子弹都打光了,就拉开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王芳等4人英勇牺牲。在战斗中,身边的共产党员不惧生死、勇于牺牲的精神,让周富国更加坚定了党员的信仰。
在解放天津的战斗中,作为主攻部队,周富国所在的四十五军一三五师四〇四团七连的党员和战斗骨干冒着敌人的炮火,前仆后继往前冲,把胜利的红旗插到金汤桥的场景,让他至今难忘。
“战斗组长牺牲了,红旗倒下了,班长又拿起红旗;扛着红旗的班长负伤倒下了,排长又上去接着举起旗帜;排长上去走了几十米又倒了,连长上去接着扛起红旗;连长也倒在了战场,指导员又接着扛起红旗,他扛着红旗跑步插到桥上,自己也负伤牺牲了,最终倒在红旗下——革命就是这样,有了先烈的前仆后继,才能解放旧中国建立新中国,我们绝不能忘记这些先烈。”讲到这里,周富国眼角泛起了泪花。
周富国的功勋章、纪念章和荣誉证书。方丹 摄
从参加抗日游击队,到历经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的战火洗礼,周富国从一名热血青年成长为一名坚定的革命战士。他不断书写着人生的辉煌篇章,也为后辈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周富国的女儿周敏英接受采访时说:“我爸爸经常教导我们,要跟党走,要有坚定的信念。现在我们家四世同堂,其中祖孙三代里都有党员。”
周富国的晚年生活简单朴素。这是他和女儿一起包饺子。方丹 摄
红叶经霜艳,片片放光华。周富国时刻不忘党的恩情,经常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为当地青少年讲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用百年的岁月践行着自己的初心。
周富国说:“年轻人要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革命精神,传承革命光荣传统,艰苦奋斗,热爱祖国,把我们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让红色江山永不变。”
字句铿锵的寄语,饱含了这位经历沧桑巨变的老人对祖国的美好祝愿和对年轻人的殷殷期盼,以及他对党、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时光流转,百年风华,最美最醇的就是这份沉淀心底的爱!
周富国每天都要看报,学习党的理论,了解国家大事。方丹 摄
周富国100岁生日时,老伴为他献上了鲜花。方丹 摄
【人物简介】周富国,1921年2月9日出生,山西省忻县人。1938年2月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百团大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大大小小的战役数十次。1952年转业到湖南省工业厅湘南煤炭总局工作,1954年至1963年先后在金竹山、新东、宋家塘煤矿工作,1963年至1977年在湖南省邵阳地区物资局工作,1977年12月调入湖南省娄底市物资局工作。1983年12月离休,现居湖南娄底。
责任编辑:孙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