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军旅文化

寒冬里的温暖

■郭紫阳

插图:唐建平

2023年12月18日深夜,青海省民和县中川乡草滩村经历了一场不小的地震。罕见的砂涌淹没了大片房屋,有村民被埋失联,往日宁静的高原村庄瞬间被笼罩在阴影之下。

刚刚从这场灾难中撤离至安全区域的群众,脸上写满了惶恐不安。东西坠落的声音、孩子的哭闹声、大人的呼喊声,交织成一片。

没过多久,各方救援车辆沿着崎岖的山村小路陆续驶来。路边群众驻足观看、挥手致意,原本无助的眼神中闪出希望的光芒:子弟兵来了!

一场抗震救灾的硬仗打响了。废墟之上,搜救争分夺秒,不远处的临时安置点也是一派忙碌景象。

“一!二!三!”中川乡美一小学前面的空地上,武警青海总队官兵开始紧锣密鼓地搭建帐篷。他们有的负责搬运,有的组装部件,有的打地桩,响亮的号子此起彼伏,回荡在高原冬日的寒风中。

“好多房子塌了,群众回不了家,外面太冷了,得赶紧把帐篷搭完!”中尉排长廖毛气喘吁吁地说。很快,30多顶救灾帐篷搭建完毕。

“您这条腿尽量别吃劲”“先吃上药,晚上再发烧就喊我们”……离帐篷不远处,武警青海总队医院的军医们正紧张地为受灾群众提供医疗义诊服务。

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一位佝偻着背的大爷神情有些犹豫。前两次快排到他时,他都悄悄地退到队伍后面。第三次轮到他时,他才小心翼翼地对眼前的军医说明情况。原来,大爷的老伴腿受伤了不方便过来,他想让军医过去看看,又怕耽误其他人的时间,才一直不好意思提出来。

“在哪个帐篷?咱们这就去!”理疗科军医几乎没有犹豫,提起药箱便跟着大爷向安置帐篷走去。在为大娘检查治疗后,军医对身边的乡亲们说:“我们就是来给大家服务的,有啥需要尽管提,千万别客气!”

这边巡诊治病,那边炊烟袅袅。离医疗服务点不远处,几辆炊事车一字排开,十几名炊事员进进出出,端盆端碗、洗菜切肉,忙得热火朝天。一级上士李小虎一边处理羊肉,一边催促大家:“群众都等着这顿热乎粉汤呢,再加把劲儿!”炊事车外,两名战士正在为群众分发热姜汤,空气中腾起缕缕白雾。

夜幕笼罩了小山村,问诊的群众逐渐散去。院子里只剩下几名炊事员在和三五个孩子。孩子们的脸蛋和耳朵冻得通红,有的还淌着鼻涕,可无论大人怎么喊,他们也不回去。在他们眼中,穿着军装的解放军叔叔似乎有着无穷的魅力。

“叔叔,快熟了没?你听,我肚子都咕咕叫了!”一个还没有操作台高的小男孩蹑手蹑脚钻进炊事车,踮起脚尖朝锅里看。锅盖扣得严严实实,小男孩回过头朝着李小虎眨眨眼睛。

“马上就好!要不先给你掰块饼子垫垫肚子?”“不!锅里有肉,我要吃肉!”“对,我们要吃肉!”车外,一群孩子异口同声地答道,小脸蛋红扑扑的。

这时,廖排长向孩子们招招手:“来这边吧,叔叔给你们讲个故事。”孩子们眼睛里亮闪闪的,都飞快地朝他跑去。

“开饭喽!”随着一声吆喝,腾腾热气瞬间弥漫开来。几名年纪较大的孩子围了上来,帮着炊事员将饭菜抬进由教室改造成的食堂里。

晚饭后,群众陆续回到帐篷。教学楼里的临时住处内,两名文职人员正在汇总统计需要复诊的群众信息和剩余药品数量。大厅里,刚刚收拾妥当的炊事员们又抓紧准备起第二天的早饭。

夜色正浓,屋外的照明大灯已经熄灭,整个村子都安静下来。迎着凛冽的寒风,几名军医背起药箱,穿梭在帐篷间巡诊。缕缕青烟飘向夜空,帐篷内熊熊燃烧的炉火温暖着震后的第一个夜晚。那些擦干泪痕的人们在武警官兵的守护下,进入了沉沉的梦乡。

记者心语:让守护更有温度。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