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国防教育

一顿年夜饭,连着边关连着家

■申增强 马明德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刘郑伊

一场大雪后,新疆军区某团官兵喜迎新春。

每一名战士都有两个“家”

当兵7年,中士王泽还是第一次休假赶上了春节。

冬日暖阳洒在河北唐山迁安一个普通的农家院。这个亲朋好友欢聚一堂的小院,此刻其乐融融。

热情爽朗的表姐看着王泽长大,她关切地问起在部队的情况。一问一答之间,王泽的思绪一下子又飞回到万里边关。

那是一个冬天冰封雪裹、夏天漫山花开的地方。新疆军区木孜边防连守着北疆伊犁一段边防线,高度分散的巡逻点位藏在深山之中,很多路段崎岖难行。

“那里人少山多,这边人多山少。其他的地方,和家里没有太大差别。”王泽答道。其实他心里想的,是初到边防时指导员对他说的另一句话:“官兵们战风斗雪啥困难没见过,越是艰难人心也越齐整。到了这里,你就当回到了自己的家。”

“那你们年夜饭吃什么?”表姐的一句追问,让王泽瞬间打开了话匣子:“连队的年,和咱家里一样热闹。为了让大家吃上一顿‘吃了之后不想家’的年夜饭,每年的菜谱都是战友们投票‘投’出来的。”

在王泽的讲述中,表姐似乎看到,来自天南地北的官兵,提前集思广益,开会投票选定心中的菜谱。待春节过了,他们还要投出“最喜欢的家乡菜”。满满的参与感和仪式感,让连队的年简朴又温馨,也让连队的年有了家的味道。

此刻,母亲郭淑花把一碗粉蒸排骨放到了王泽的面前,悄悄撩起围裙擦了擦眼角的泪水。

今年王泽回家过年,最开心的就是郭淑花了。儿子已经有7年没有回家过年了。但在她眼里,儿子还是小时候的模样,最爱吃的菜,还是她做的粉蒸排骨。

王泽让妈妈做粉蒸排骨,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回家前他答应了炊事班长,把家里制作拿手菜的过程拍成小视频传回去,以充实连队年夜饭的菜谱。

与家人过个团圆年,是王泽一直以来的心愿。但是作为连队的老兵,每年过年休假,但凡有更急需回家的战友,王泽总会让出自己的休假名额。就这样一次让一次,一年推一年,王泽自入伍后始终都是在边防连队过的年。

今年春节前夕,指导员庞志鹏带着连队骨干开了个小会:“今年说啥也要让王泽班长回家过年,咱就说,还有谁比他更需要这个名额的?”连队领导带头,战友们纷纷响应,就这样,王泽今年终于在春节前夕顺利休上了假。

“我这次回家过年,也是连队官兵投票‘投’出来的。”王泽一边对表姐自豪地说,一边掏出手机,“每一名战士都有两个家。我这就把刚刚拍摄的视频发给炊事班长,让那边‘家’里的战友,也一起尝尝咱家乡的年夜饭。”

春节前夕,木孜边防连战士们与家人“云视频”。

守护祖国,就是守护爸爸妈妈

巡逻归来,接到休假的消息,下士陈许龙的第一反应是——“这不可能”。陈许龙有他自己的“理由”:连队还有很多更老的兵,很多战友已经成了家,他们比自己更需要在春节回家探亲。

他找到指导员,还没等他开口,指导员就告诉他:“今年上级为我们多争取了几个休假名额,你也几年没有回家过过年了,就不要再推让啦!”

拿着这张难得的“回家门票”,从冰川哨所出发,颠簸两天后,陈许龙回到了江苏扬州老家。

一声声带着浓浓乡音的问候,伴着四下响起的鞭炮声,陈许龙终于回到了这个日思夜想的地方。也不知为啥,他的脑海反复浮现的却是哨所营门口,那一张张为自己送行的面庞。同班的战士争相为他拎行李,炊事班的战士一边把早起烹饪好的煎饼塞进他的包里,一边叮嘱他路上不要忘记“补充能量”。

归途一路暖阳。推开门,妹妹许心悦跳着笑着,帮他接过行李包。母亲陈利早早采购了年货。从不下厨的父亲许有全也走进厨房,给大家打下手,为年夜饭做准备。

近两年没见,儿子黑了瘦了,母亲的眼眶红了。

除夕转眼就要到了,兄妹俩在房间贴对联、贴窗花。一下午,一家人坐在桌前包饺子。母亲还特意在饺子中包上糖块、硬币,寓意来年生活美满、好运连连。

热气腾腾的饺子端上桌,一家人围坐一起。餐桌上腾起的热气,在灯光下旋绕,氤氲着一家人的幸福时刻。

墙上挂着一张相片,陈许龙站在界碑旁,身后是祖国的边防线。那是陈许龙第一次执行巡逻任务时,指导员特意为他拍摄的。

陈许龙依稀记得,那天寒风凛冽,冰凌折射太阳的光芒。第一次站在界碑前,眺望连绵的雪山,他知道了祖国山河之辽阔,军人肩头使命之神圣。越过雪山,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家乡,看到了爸爸妈妈……

一口咬下去,陈许龙吃到了“饺子糖”,被水果糖硌了牙。

妹妹问他,什么味?

陈许龙笑笑说,咸里带着甜,这糖,越品越甜!

一年春将至,百味涌心上。晚上陪着爸爸妈妈一起看电视,他给指导员发信息——

“过去的一年,在您的鼓励下,一直拖连队后腿的我,也上了训练龙虎榜……您曾说,咽下一味咸,才懂生活甜。今天回家吃了妈妈包的饺子糖,我突然读懂了您的话。”

抬头看看墙上的那张照片,他又写道:“我也更明白了那天在界碑前许下的誓言,用生命守护祖国的土地,守护祖国,就是守护爸爸妈妈……”

连队官兵在餐厅互相学习包饺子。

在特殊的“战位”上守岁

这几天,下士王钰有点失落:今年春节他又不能回家过年了。

挂上母亲的电话,他一溜烟跑到马棚,掀开门帘,冲进棚里,看着自己平日里叫得亲的军马“小机灵”“壮班长”“小四月”,不由得悄悄抹了抹眼泪。

作为连队饲养员,马棚是王钰和“马战友”相处最多的地方。

连队饲养的12匹军马,个个膘肥体壮,都是这位重庆小伙儿带出来的“兵”。“军马也要过年呢。”再一次来到马棚,他带来了积攒了半个月的十几个苹果,沮丧的情绪早已在他的脸上一扫而光。只见他三下五除二给战马添足草料,又把洗得干干净净的苹果,一个接着一个地送到战马嘴里。

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还是母亲打来的。上次通电话,听出王钰因春节不能回家心里有“疙瘩”,母亲专门打来电话,没想到王钰早已“雨过天晴”,反而把妈妈“劝慰”了一番。

王钰是木孜边防连军马饲养员,手下12匹军马和他形影不离。“咱连的马儿,个个毛色发亮,背平臀圆,执行任务时跟飞一样。”提起这些战马,全连官兵无不对王钰竖起大拇指。

为了能把这些“无言战友”照顾好,王钰可是没少下功夫:每天提前半小时起床,给马儿准备早餐,马儿一天吃四顿,加上清洁马房、遛马,他一个人全包,常常忙得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

一次,“小四月”突然腹泻,一连多日没精神。当时,连队军医还在休假,王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给山外的牧民拨通了电话。

深夜,牧民老周骑着摩托车,背着医药箱来到连队。检查、测温,喂药,再给“小四月”打上点滴……王钰放心不下,干脆把铺盖抱进马棚,这一住就是三天。

除夕马上就要到了,王钰又一次打起了铺盖卷。同班战友问他:

“哪里去?”

“马棚。最近有两匹军马打蔫儿,我有些放心不下。”

“那你年夜饭在哪儿吃?”

“你给我送到马棚吧。到时我也想办法给军马加次餐。”

门帘撩起又放下,王钰迎着冷风走出宿舍门口。想到即将在特殊的“战位”上为祖国守岁,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无法言说的自豪。

远处的雪山,沉默无语。正如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边防官兵对祖国和人民无声的承诺。

本版图片由段洁、庞志鹏、杨骁光、孙晨翔摄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