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文职医师王楠替老英雄圆梦
倾情记录老兵口述历史
■姜玉坤 王 峰
王楠(左)正在采访抗美援朝老兵蒋庆泉。姜玉坤摄
新年伊始,在辽宁省军区锦州第一干休所,友邻部队、当地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电话纷至沓来,不约而同地表示希望获得该所文职医师王楠搜集整理的红色故事。
什么样的故事让各单位如此青睐?这些故事大都是老兵们的口述历史,主要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一些感人细节。
采集红色故事,缘于一个偶然的机会。2019年10月下旬的一天,王楠随干休所官兵走访慰问抗美援朝老兵。在锦州太和区大岭村,见到了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原型之一蒋庆泉老人。
得知只上过一年半学的蒋庆泉16年来一直在写回忆录,王楠满怀敬意地翻看起来,顿时震惊了:足有半尺高的厚厚一摞“稿纸”,有烟盒、报纸、信纸,还有旧挂历,歪歪扭扭的铅笔字几乎没有一个完整记录的故事。
那一刻,王楠决定利用业余时间帮老英雄圆梦。随后的日子里,王楠不断采访蒋庆泉,根据一个个故事“线头”刨根问底,分记成若干个故事。
见王楠采访撰写出来的故事有模有样,干休所领导说:“咱们干休所健在老干部也有不少红色故事!”从那时起,王楠利用上门巡诊问诊的时机,和老干部们一起追忆往事。她惊讶地发现,这些老前辈们果然“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红色故事!
为整理记录老兵们的口述历史,王楠经常加班至深夜。过去百十号人的干休所,如今只有15位老干部健在,年龄最大的97岁,最小的也已经88岁了。“如果再不加紧往前赶,我真担心来不及了!”王楠对战友们说。
翻看王楠已经整理出的36个红色故事,没有“脸谱化”的千人一面,没有“高大全”的千篇一律,而是用具有时代感的表达方式,既通俗易懂又生动活泼,读来引人入胜,很接地气。
王楠说,今年,她将一如既往记录老兵口述历史。至于将来,她也有个“小目标”:争取在2027年以前,正式出版一本红色故事集,献礼建军一百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