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爱国教育

祖延   

又是一年清明节,位于陕西富平凤凰山下、石川河畔的习仲勋墓园翠柏环绕、四季常青,显得格外庄严、肃穆。此时此刻,仰望着习仲勋的雕像,我们更加怀念从这块热土走出去的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同志。每逢佳节倍思亲。怀念习仲勋同志的最好方式,就是把学习、弘扬习老精神,作为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的有效载体长期坚持下去,激励全市干部和群众为加快建好富裕、和谐、美丽的陕西东大门而不懈奋斗。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种文化育一种精神。1913年10月15日,习仲勋出生于富平县淡村习家庄一个农民家庭。在这里他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旧中国的黑暗腐败,使他幼小的心灵萌发了勇于反抗、追求光明的念头;父母的言传身教,养成了他刚正不阿、勤劳勇敢的品质;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形成了他豪爽、睿智、机敏、果敢的个性。习家庄正是习仲勋早期启蒙和人生起步的地方。这块沃土的文化基因早已融入他的骨髓和血液,虽润浸无声却是那么的深沉、奋进和持久,贯穿于他光辉战斗、功勋卓著的一生。

习仲勋在“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大革命洪流中投身革命;在革命处于低潮、个人身陷囹圄时毅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探索革命道路的艰难岁月里,同刘志丹、谢子长在陕甘边地区举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红旗,做了大量探索性、开创性的工作,为各路长征红军创造了落脚点;在保卫党中央、毛主席和保卫延安的战斗中,协同彭德怀同志屡建奇功;在解放初期复杂尖锐的环境下,提出并成功运用了“联合封建反封建”的思想;在主政广东不久的改革开放之初,坚决支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为广东的改革开放事业和经济特区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13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5岁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岁组织发动两当起义,21岁当选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26岁担任中共中央关中分委书记,32岁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39岁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兼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副主任,40岁任政务院秘书长,46岁任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49岁因所谓《刘志丹》小说含冤蒙难,65岁主政广东,67岁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69岁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89岁因病在北京逝世。习仲勋同志充满传奇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光辉战斗的一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矢志不渝,顽强奋斗,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他的光辉业绩和历史贡献,深深铭记在我们心中。他的名字和业绩,已经与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历程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毛泽东称赞他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光辉的历史,必然蕴含着不朽的精神。习仲勋同志在76年革命生涯中形成的宝贵精神遗产,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启示,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弘扬。  

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像习仲勋同志那样具有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这是习老精神的灵魂。习仲勋同志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对党和人民的事业无限忠诚,虽历经磨难而痴心不改,始终坚持“革命理想高于天”,“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给人星火者,必怀火炬。习仲勋一生信仰如炬,理想如帜。1928年春,不到15岁的习仲勋因参加学生运动被捕入狱,但跟党走的信心却更加坚定,怀抱“最大的牺牲决心”坚持革命斗争。1935年9月,遭遇“左”倾错误肃反时,习仲勋同志被关押、虐待、甚至面临死亡威胁,但他革命信仰坚定,对党的信念没有丝毫动摇。1962年9月,习仲勋因所谓“《刘志丹》小说问题”遭受诬陷,被审查、关押、迫害长达16年之久,但他以顽强的意志面对复杂的环境,始终保持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重新工作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党费交给组织。他不计名利得失,不管职务高低,把自己的余生献给中国改革开放伟大事业,践行了自己“为实现四个现代化,为共产主义事业献出自己的一切”的铮铮誓言。习仲勋一生能够在危难面前选择奋斗,在逆境面前选择坚定,在是非面前选择正义,在风浪面前选择从容,就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盏明亮的灯,有着对崇高信仰的执著追求。他用毕生的奋斗历程,诠释了共产党人价值追求的真谛和内涵,在人民心中竖起了一座高高的丰碑。我们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追求;首先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净化心灵,以理论上的清晰确保信念上的坚定和行动上的自觉;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促进干部群众在克服困难、解决现实问题中筑牢信念根基,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铸就意志品质;把握政治定力,自觉向党中央基准看齐,坚决维护党的权威,始终如一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把党和人民的各项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像习仲勋同志那样具有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这是习老精神的精髓。习仲勋同志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他曾说:“任何革命理论原则的实行,都必须同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常讲党性,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和刘志丹同志坚持从实际出发,开展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他们实行的“狡兔三窟”式的多区域战略布局,受到毛泽东的称赞。1948年1月,针对土改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习仲勋及时向党中央和毛主席反映真实情况,并撰写了《关于一九四八年的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关于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若干领导问题》等文章。他提出的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政策和纠正“左”的偏向的意见,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高度重视,在当时及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工作中都起到了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作用。1961年,为了有效解决河南长葛县群众口粮严重不足问题,习仲勋同志顶着压力、冒着风险,经请示党中央、国务院,动用了部分国家战略储备粮,使长葛人民渡过了生活最困难的时期,显示了他求实的作风、卓越的胆识和担当精神。主政广东期间,习仲勋同志衷心拥护并坚决贯彻邓小平同志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方针,旗帜鲜明地支持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坚持真理,敢讲真话,勇于负责。他正确处理广东“偷渡外逃”狂潮,大刀阔斧平反冤假错案,大力推进广东工作重点转移。他敢闯敢干,敢为天下先,倾力推动创办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使广东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和排头兵,为国家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宝贵经验。我们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扑下身子,调查研究,深刻分析渭南市情,准确把握渭南发展的新阶段、新特征、新趋势,继续保持高于全省的平均增速,牢牢掌握渭南快速发展的主动权;勇于探索,善于实践,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积累经验,总结规律,检验和发展理论,切实做到“求是”,使各项决策部署切实符合渭南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敢闯敢试的劲头,敢为人先的勇气,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全面深化改革,坚决破除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老套路、老办法,以群众的获得感检验改革的含金量;强化攻坚克难的担当意识,忠于职守,勤勉敬业,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敢于挺身而出,面对歪风邪气勇于坚持原则;低调务实,埋头苦干,充分发挥我市已成为“关天经济区、晋陕豫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陕甘宁革命老区”三个国家经济发展区叠加的难得机遇,推进“园区、景区、城区”良性发展,积极适应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实现有质量、有效益、不留后遗症的持续健康发展。  

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像习仲勋同志那样具有一心为民的赤子情怀,这是习老精神的核心。习仲勋同志强调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江山是人民的江山。他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者,1944年11月,他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是“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一方面”,“不当‘官’和‘老爷’”,并告诫机关干部“我们不要以为自己比老百姓高明,其实不然,新的创造要在老百姓中找寻”。习仲勋在国务院工作期间,高度重视畅通信访渠道,要求认真做好人民来信来访工作,切实保障人民反映问题的权利。1959年10月,习仲勋收到甘肃群众随信寄来的一包充饥的食物,当场掰下一块,放到嘴里嚼起来说“这哪里是人吃的东西!”立即派出调查组,弄清情况,组织调运粮食,帮助群众解决了吃粮问题。1961年,习仲勋收到家乡富平反映灾情的群众来信,心情十分沉重,当即指示陕西省人委解决群众“粮荒”问题。他还写信给富平县委主要负责同志,要求把返销粮当做大事来抓,不能让一个人饿肚子,“做工作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切切实实,踏踏实实。”1984年2月,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把陕西绥德1943年的劳动英雄刘玉厚请到家中作客,亲切交谈,反映了他与普通老百姓割舍不断的深厚情谊。习仲勋常说:“我这人一生没有做过对不起老百姓的事,别人欺负老百姓我也不答应。”我们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牢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努力做到真心对待群众、真正相信群众、真诚求教群众、真情融入群众;始终把创造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针对困难群众健全托底政策,针对特殊群体搞好利益调整,把既定的各项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全面推进法治渭南建设,创新社会治理方式,完善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建设和谐渭南;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和体育事业,全面提高广大群众的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像习仲勋同志那样具有光明磊落的崇高风范,这是习老精神的本色。习仲勋同志德高望重,高风亮节,在党内外和人民群众心中享有崇高威望。他胸襟开阔,任劳任怨,谦虚谨慎,淡泊名利,为政清廉,生活俭朴。1959年,中央拟提名习仲勋同志作为新增副总理人选,他得知后即刻致信党中央,提出愿谨守原来岗位,请求党中央提名其他同志作为副总理人选。中央安排他主政广东,他主动请求保留时任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韦国清同志的职务,自请担任第二书记。1983年4月,中共陕西省委负责同志在汇报干部调配工作时,谈到拟提拔的副省级干部中有习仲勋的胞弟习仲恺,习仲勋立即否定了这一方案。习仲恺是抗战前参加工作的老同志,长期担任地市一级领导职务,提拔使用是正常的组织行为。但习仲勋认为做干部工作必须以身作则,说服弟弟把晋升的机会让给别人。习仲勋吃饭穿衣从不讲究,住房年久失修不让粉刷维修,家具陈旧也不同意更换。无论是在“左”的或“右”的错误横行的年代,他从来没有整过人。在最后的日子里,他多次对儿女们说:“我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但给你们留下了好名声!”我们学习、弘扬习老精神,就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陶冶思想境界,拓宽思维视野,秉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价值追求,切实履行“三严三实”;把习老精神与“尚德、务实、担当、创新”的渭南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多一些心灵的沉静;在某些浮躁的喧嚣下,多一些思想的厚重,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多一些内心的坚守;坚决克服和防止“四风”反弹,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干事,坦坦荡荡为官,恪守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斯人虽逝,精神永存。习老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缔造的革命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最佳结合,是民族精神的杰出代表。习仲勋同志虽然离开我们已经13年了,但是作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崇高精神缩影的习老精神,是家乡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把这种精神化为凝心聚志、锐意进取的强大力量,为促进渭南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谱写“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新篇章作出应有贡献!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