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
■万萌森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忠”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特殊的分量,其中蕴含着“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的家国情怀、“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壮志豪情、“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坚定执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挺膺担当……一代代仁人志士用忠诚书写历史、传承美德、铸就丰碑,留给后人丰厚的精神滋养。
“人之忠也,犹鱼之有渊。”在中国共产党人的字典里,忠诚是内心的信仰、精神的高地、力量的源泉。红军师长贺锦斋率领部队转移途中,被敌人包围。在与敌人殊死战斗中,他留下家书一封,表达“吾将吾身献吾党”的坚定誓言,为党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曾任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的刘启耀,身背组织交给的13根金条,千里乞讨、历经艰险寻找党组织继续革命,宁可自己要饭也不动用一分一毫党的经费。在革命的历史洪流中,有着千千万万名像贺锦斋、刘启耀一样的共产党员,他们展现出的忠诚品格如璀璨之星,穿越历史的天空,给我们以持久的温暖和力量。
回顾党的风雨历程,有过贺龙两次找党的赤胆忠心,也有过张国焘离心叛党的警醒教训。忠诚与背叛的抉择,是一道历史考题,也是一道现实考题。新时代新征程,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擦亮忠诚底色、永葆忠诚本色。
以胸怀坦荡体现忠诚。延安时期,一名知识分子新党员向领导报告:某年在某地为了“饭碗”问题加入过国民党,但是既没开过会,也没领过党证。讲完之后他表示,现在一切话都对党讲了,对党没有一点亏心事了,痛快了。入了党的门,就是党的人。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对组织应该是坦诚透明的,就像一首老歌所唱的那样:“大河流水波连波,滩头芦苇棵连棵,竹篙点水知深浅哟,知心的话儿对党说。”如果对组织藏着掖着,甚至刻意隐瞒,就会给忠诚留下一道“裂缝”,如若任其发展下去,难免不会与党离心离德。在组织面前,党员就是要“事无不可对人言”,做到“对党没有一点亏心事”,真正做一个让组织放心的人。
以敢于担当体现忠诚。杨得志上将在回忆录里曾写道:“在井冈山时期,红军中的党组织是秘密的,但究竟谁是共产党员,大家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原因就在于,这些党员平常时候能看出来,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危险时刻能豁出去。共产党员就要有这样的担当,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时时处处模范带头,为群众做好样子,在敢于担当中体现对党忠诚。
以过硬素质体现忠诚。“八一勋章”获得者、原火箭军某部一级军士长王忠心,执行过30余次重大任务、1500余次实装操作,没有下错过一个口令、做错过一个动作、报错过一个信号、记错过一个数据、按错过一个按钮。王忠心把对党忠诚体现在过硬的专业素质、创造一流工作业绩上,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中国共产党是有本事的党”,她的每名成员都应该争做有本事的人。每名党员和革命军人都要胸怀“国之大者”,以过硬素质扛起如山的责任,平时高质量完成好各项任务,关键时刻能靠得住、顶得上、冲在前,以一流业绩报效党和人民。
以严守纪律体现忠诚。对党忠诚是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守住纪律底线是最基本的政治要求,在这一点上来不得半点含糊。严守纪律的关键不是来自外部的强制,而是来自内在的自觉。只有把党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时时处处事事严格自律、遵规守纪,为了信仰义无反顾、为了组织勇于牺牲,才是真正的对党忠诚,才能在风雨来袭时像立在海中的礁石一样,经得起风浪的冲击。
(作者单位:武警警官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