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14日20时40分左右,石家庄市裕华区方村镇方村(村)党总支书记、(村)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张吉强,在抗击疫情一线连续奋战多日后,倒在方村村疫情防控指挥部,经过两个多小时全力抢救不幸离世,年仅47岁。
张吉强的最后一通电话,停留在当日20时08分,是打给村疫情防控工作人员的:“有人反映咱们村有居民近期到过藁城区小果庄村,这可是高风险地区!要迅速调查核实情况,落实行动轨迹和居住情况!尽快上报!如果情况属实,立刻进行隔离。”
打完这通电话,张吉强又开会重申防疫出入口管控的重要性:“咱们村的各个封堵口,都要安排人员盯守,特别是出入口,值班人员两班倒太辛苦,身体上会吃不消,把人员重新整合一下,把党员志愿者充实到队伍中,实行三班倒。各组值守人员一定各负其责,严格测温、登记、扫码。我会亲自带队检查,大家务必高度重视!”
散会后,张吉强回到办公桌前。因为还没顾上吃晚饭,他又准备泡一桶方便面充饥。突然,他感到胸口疼痛,瞬间失去意识,倒在地上。在场志愿者见状,立即将他送往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救治。
令人遗憾的是,经过两个多小时全力抢救,张吉强因劳累过度引发心梗,不幸离世,生命定格在47岁。
方村村党总支副书记张建科赶到医院后,一时难以从噩耗中清醒过来,明明刚刚还一起开会的,共事十余年的老搭档啊。“医生,求求你让我看看他,再看看他。他是我们的书记,我们不能没有他,我们村不能没有他啊,求求你们想想办法,救救他吧……”张建科失声痛哭。
“昨天他还通知我们明天开会。”看着手机里的聊天记录,方村村村委会委员高志辉流着眼泪说,“书记,今天还要给大家开会,你看群里,大家可都回复你了,我们可还都等着你呢……”
张吉强是一名退役军人,身上有着军人的责任与担当。2011年开始担任方村村党总支书记以来,他兢兢业业、不辞辛苦,带领村“两委”搞产业、谋发展,赢得干部群众的支持与赞誉,是村民眼中年轻的“老书记”。
自今年疫情防控以来,他更是不畏艰险冲锋在前,对方村村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连日来,他亲自带领村“两委”干部张贴宣传材料、开展入户排查、隔离重点人员、发放防控物资、督导劝返点值守……
方村村是方村镇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村庄,现有居民11000余人,不乏大量外来人口,各路口连通着周边各村居。疫情反扑,一旦发生感染人员流动,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方村村防疫任务最重,形势格外严峻。
1月3日晚,张吉强在村“两委”会上发出了“全体人员单位待命,24小时坚守岗位,村“两委”干部跟我来”的动员令,立刻组织村“两委”干部与治保会人员封堵村内所有出入口31个。“时间急、任务重,大家都行动起来,今晚一定要把所有村口都封堵完毕!”
31个村口,短则四五米,最长的有40余米。用什么来挡住这些出入口?用桌子?太轻易挪开。安装铁栅栏门?显然来不及制作……“赶紧联系咱们村的铁板厂,跟他们租些铁钢板!立刻找人去搬!”就这样,在零下十几度天气里,张吉强带领村干部和志愿者,从夜晚到天明,用铁钢板、钢管,为村民建起了防疫屏障,筑牢阻断疫情传播的钢铁城墙。
1月6日,方村村开展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既要保证全员参与无一遗漏,又要保证不发生人员聚集增加感染风险。11000多人的核酸检测,医护人员有限,既要有效率更要有质量。
从当天下午开始,张吉强带队布置采集点,调动队长挨家挨户进行通知。检测开始,他又奔波于各检测点进行巡查,“各位乡亲,大家不要聚集,间隔一米以上,大家配合一下。”看到有老人连夜排队,他心疼地说,“天气太冷了,您先回家等着。等一会儿人少了,我安排队长去家里叫您。不会落下的,放心吧。”
当晚,石家庄气温-14℃,张吉强废寝忘食,统筹安排,已经连续工作36个小时。直到次日21时第一次核酸检测接近尾声,在连续奋战几个昼夜后,张吉强对张建科说,“咱们核酸检测基本完成了,你快回家休息会吧。这几天任务重,我比你们年轻,我在这儿盯着就行。”但当第二天张建科回到办公室时,发现张吉强已经在和各队队长商议敬老院的疫情防控工作。
就在他离世前两天,1月12日,张吉强组织方村村开展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组织志愿者协助检测、增设监测点、提前画好一米线……方村村第二次核酸检测顺利完成,比第一次缩短了一半时间。张吉强欣慰地对村干部和志愿者说,“辛苦大家了,这次咱们有进步!”
一段时间以来,张吉强小小的办公室已成了“方村村抗疫指挥部”。在这里,张吉强多少次在凌晨接打电话,多少次匆匆吃下泡面,多少次舍不得回家仅在办公桌前稍事休息。现在,他办公桌上依然摆放着他生前翻阅的抗疫文件,摆放着记满工作日志的笔记本……
如今,方村村口的值守点依然忙碌。张吉强走了,沉浸在悲痛中的其他村“两委”干部和工作人员,依旧坚守在他生前安排好的岗位上,测温、登记、询问……只是大家再也等不到张吉强的巡查与叮嘱。
目前,张吉强已被石家庄市裕华区区委追授为“裕华区先进共产党员”。
供稿:河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