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少将

1678845009174961.png


        常仲连(1914~2010),男,河南省孟县(今孟州市)人。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沈阳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沈阳空军高炮指挥部原司令员,副兵团职离休干部。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曾荣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2010年1月28日,常仲连因病医治无效在沈阳逝世,享年96岁。


个人简介



常仲连是河南省孟县(今孟州市)人,1936年入伍,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他历任战士、班长等职,参加了冀县、张家庄、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晋察冀军政干校副政指区队长、副营长、营长、团参谋长、团长等职,参加了百团大战、反“扫荡”、渭南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副旅长、师长等职,参加了济孟、运城、临汾、晋中、太原等战役战斗。

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眉山分区司令员、温江分区副司令员、师长、沈阳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川西区等地剿匪等战役战斗,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人物生平



常仲连(1914—2010)原名常光金,河南孟县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沈阳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

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西征时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班长,在一次战斗中曾抓获一敌团长,西安事变后,任红一军团随营学校第二分队长。

抗日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军政学校区队长、副指导员。百团大战时任冀中军区南进支队第十六团第二营营长;1942年任冀鲁豫军区南进支队第二十一团团长,率部拔除日军号称“非炮莫攻”的清丰县楼集据点。他担任濮、滑、东、长地委副书记时,率部没费一枪一弹,解除了五百多人的反动武装。1943年任冀中军区南进支队十六团团长,在滑县原庄攻坚战中,夜间率部登上寨墙,因敌我犬牙交错,他只身闯入敌阵,冒充敌军官,指挥敌军就范,致使身负重伤,1944年随部去延安,任教第一旅第二团团长,并入中央党校学习。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第四军分区参谋长、副司令员,参与指挥保卫济孟沿岸桥头堡战斗,率部参与收复沁阳、孟县县城。1947年任华北军区第八纵队第二十四旅副旅长。1948年他率部在同蒲铁路附近与敌遭遇,他当机立断命令部队抢占要点,先敌开火,与第二十三旅合围歼敌一万三千余人。太原战役后,任第十八兵团补训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常仲连同志历任眉山分区司令员,温江分区副司令员,空十三师师长,防空军第三师师长,高炮一一八师师长,沈阳空军高炮指挥部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等职。出色完成了川西区等地剿匪任务,多次指挥对空作战,所属部队击落击伤敌机30余(应为47)架,1961年11月首创指挥高炮部队夜间击落台P—2V电子侦察机1架。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3年3月离职休养;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常仲连同志从参加革命之日起,就献身民族解放事业,在近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为人民军队的建设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的精力。在战争年代,他机智灵活,英勇作战,九死一生,表现了一名革命战士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无私无畏的英雄气概。

在和平建设时期,他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自觉同党中央、中央军委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历史关头和政治斗争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具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工作,为空军部队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深受部队指战员的爱戴和敬重。

他光明磊落,公道正派,严于律已,淡泊名利,生活朴素,始终保持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和高昂的革命斗志。

离休后,仍然十分关心党和军队建设事业,关注和支持中国的体育事业,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高度的事业心和使命感,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高贵品质。

常仲连同志于2010年1月28日在沈阳463医院逝世,享年96岁。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