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少将

高体乾_副本.png


        高体乾(1911—1998),辽宁省建平县人。1932年参加东北抗日义勇军,任第1军团第12支队队长,参加了攻打锦西县城、宁城霍里、 霍川等战斗。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西高平游击队队长,壶关游击支队参谋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3纵队9团团长、纵队参谋长。1943年1月任太行军区第五军分区参谋长,10月任太岳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后任太岳军区参谋处处长。 参加了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发动的第一次反共高潮的斗争和百团大战、反“ 扫荡 ” 斗争。解放战争初期,任辽吉军区第五军分区参谋长。1946年6月任通辽司令员。1947年1月任第四军分区司令员,5月任西满纵队副参谋长、参谋长。1948年3月任东北野战军第7纵队参谋长。1949年3月起,任第四野战军第48军参谋长,赣西南军区参谋长。先后参加了攻打四平和东北1947年秋冬季攻势作战、辽沈、平津战役以及南下作战。新中国成立后,任第21兵团参谋长,军参谋长。1955年4月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1959年10月起任军事科学院战役研究部副部长、战争理论研究部副部长、部长、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等职。高体乾是第六届、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高体乾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98年5月16日,高体乾在北京逝世。著有《军事唯物辩证法》等。 


人物生平

 

高体乾,原名高赞兴,生于建平县孤山子乡白银代沟村。“九一八 ”事变时他正在沈阳读书,随后流亡到北平。1932年5月,高体乾通过同学王旭(王新三,中共地下党员)的关系,与中共取得联系。中共负责人赵玉琪对他进行了考察,吸收他加入党组织。6月,赵玉琪和高体乾等来到建平,任务是改编和组织义勇军,组织武装暴动,组建红军,建立苏区等。经过一个月的工作,秘密组织起一支200多人的队伍。他们的活动引起国民党热河省政府的注意, 省主席汤玉麟下逮捕令,他们不得不于7月末撤回北平。 

1932年8月,北平的救国会派彭振国任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一军团司令,到热辽边境统一指挥各路义勇军。中共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时机,可以利用彭振国的合法名义到热东去组织队伍,于是再派高体乾回到朝阳进行活动。高体乾随彭振国出关,经青龙、建昌到达朝阳的六家子。

9月15日 ,彭振国指挥各路义勇军4000余人袭击江屯,激战到午后,锦州日军派来飞机助战,对义勇军阵地进行轰炸和扫射,义勇军队伍受到一些伤亡。黄昏前,又得到锦州的日伪援军即将到来的消息,彭振国看到义勇军难以取胜,便下令撤退。在这次战斗中,高体乾率领从家乡带来的20多人参加。 

经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发动,高体乾在建平、朝阳和敖汉等地组织了一支2000多人的队伍,编成8个团,其中有朝阳县大平房李景才一个团,炮手营子李希奇兄弟一个团,奈曼高家父子两个团,建平县小塘巩泽民一个团,公营子钱锡久一个团,王子庙田兴一个团,下洼地区张某某一个团。

11月 ,高体乾回北平向组织汇报工作,组织决定派王旭和高体乾一同回建平开展工作。高体乾向彭振国汇报了组织义勇军的情况,彭振国授予这支义勇军“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一军团第十二支队”的番号,任命高体乾为支队长。 

热河保卫战打响后,高体乾、王旭率部向西转移,在八里罕与东北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会合。1933年4月,第十二支队驻防在沽源以南的独石口,谢子长、阎红彦两人被派到高体乾部视察,并指示高体乾要尽力巩固和扩大这支武装。6月,抗日义勇军第二军团被国民党军队孙殿英部收编,高体乾不愿被收编,遂率十二支队返回热西,在围场、丰宁、隆化一带游击。不久,被孙殿英改编的义勇军项青山部来到热西,十二支队便同项青山部联合活动。10月, 吉鸿昌方振武、汤玉麟联合举事,反抗国民政府,高体乾和项青山各率所部跟随汤玉麟南进。汤玉麟的部队到达沽源一带时,被宋哲元部改编,高体乾与项青山部又单独在沽源、大滩一带活动。同年冬,十二支队给养发生困难,遂接受东北军骑兵第五师改编,驻防在龙关一带。同年12月,该师奉命移防河南省驻马店,高体乾所部于1934年夏在驻马店被遣散。

由于北平党组织已遭严重破坏,一时很难找到,1935年1月高体乾又回到家乡。这次他用了4个月的时间,走遍了南至建平县的公营子,北至敖汉旗的下洼,西至五家煤窑,东至敖汉旗的老虎山方圆几百里的广大地域。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针,揭露日蒋勾结,造成国破家亡的罪行,秘密组织了50余人的抗日武装队伍。6月初,他再次去北平找党组织。事后,赵玉祺和高体乾带领原义勇军战士六七人回建平开展武装抗日游击活动。不久,这支抗日武装就发展到七八十人,活动在建平县的罗福沟以东地区。不久,与以北票大黑山为根据地的蓝天林抗日救国军取得联系,两支抗日队伍开始联合行动。

1935年8月中旬,伪军开始秋季大扫荡,调集6个县的伪军,由日军配合,动用飞机、大炮,分兵4路扫荡大黑山。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两支抗日队伍与日伪军展开了殊死战斗,终于突破重围。在转移途中又经历数十次大小战斗,部队受到损失。为了保存实力,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隐蔽抗日。10月底,高体乾在去北平寻找党组织途经朝阳时被伪警察抓获,他父亲用100块银元将他赎回。 

1986年3月,高体乾去北平,经党组织安排,在北平市委的兵委会做秘密的士兵工作。8月,党派他到商都王英部秘密工作。11月,党又派他到冀东自治政府保安三总队当班长。任务是广泛地联络总队中的党员和进步士兵。其间他虽然肋膜炎病复发,但仍坚持参加集体操练,学习基本军事知识,多接触士兵,替士兵们写信、办事,很快就赢得了士兵们的信任,顺利地打开了工作局面。

“七七”事变前夕,高体乾回到北平,根据市委的决定,带领10余人于6月30日出城到西山组织抗日游击总队,开展游击战争。抗日游击总队,后来被编人冀察游击纵队。1937年10月,高体乾被派往山西高平县做发展扩大游击队的工作。11月太南区党委决定他任高平县工委委员,负责军事工作。高体乾经过3个多月的工作,使高平县游击队由原来的一个班发展到具有3个中队的游击大队。由于他在发展党员时不慎被敌人发现,党组织将他调离高平县到壶关县任县委书记,并更名为高体乾。高体乾到壶关县不久,日军占领了长治,这时他就带领两个中队在长治、壶关两县的广大山区开展抗日游击活动,相机打击日本侵略军。 

1938年3月,太南区党委决定把壶关县自卫队编成壶关游击第一支队,高体乾任参谋长;8月改为保安第9团时,他先后任团参谋长、团长。1940年,保安第9、10两团合并为9团,接着又成立山西抗日决死三纵队,他先后任7团团长,纵队参谋长,又兼任太行三分区参谋长。1941年2月,他到抗大总校学习。1942年3月,高体乾毕业后到太行五分区任参谋长。1943年,他被调到太岳军区三军分区任参谋长;1945年春又被任命为太岳军区参谋处长。同年10月,任太岳支队支队长,并率队奔赴东北参加解放战争。此间先后任辽西军区五分区司令员、哲里木盟蒙汉联军司令员、四分区司令员、西满野战军参谋长、48军参谋长。1949年5月,他奉命进军江南,先后在江西、广东、广西参加剿匪斗争。1954年被调到中南军区任训练处长。1955年任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并授予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60年调到中国军事科学院,任战略理论部副部长、部长,1970年任副院长,1982年离休。1998年5月,高体乾于北京逝世。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