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少将

王蕴瑞_副本.png


       王蕴瑞(1910年—1989年3月3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河北省巨鹿县人。起义的旧军官出身,解放军中40余年的著名参谋长,先后辅佐过粟裕陈再道陈锡联杨成武、陈赓、邓华、杨得志、杨勇、许世友等名将。参加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89年3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王蕴瑞出生于河北省巨鹿县一贫农家庭, 7岁入学堂读书,一直到高小毕业。

大革命时期

1926年,入天津陆军模范团当兵, 参加冯玉祥的军队,北伐战争后,一度病休回乡。后编入国民党第二十六路军孙连仲部,参加对中央苏区的围剿。

土地革命时期

1931年12月,参加季振同领导的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在红五军团第十四军军部任参谋。

1932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建黎泰警备司令部任参谋。

1933年1月,任红十一军第十九师作战科科长。10月,任红七军团司令部作战科科长。参加东方军入闽作战,第五次反“围剿”开始后,随部仓促从闽北撤回,参加浒湾战斗。战斗失利后,随军团转战清流、归化、沙田等地。在奔袭永安县城的战斗中,王蕴瑞建议寻淮洲粟裕等军团领导,采用坑道爆破的方式攻城,一举将城墙炸开一个大缺口,攻占了永安县城。在江山战斗中,他肺部被敌人子弹打穿,血流不止,但他坚决不下火线,身带重伤继续指挥战斗。

1934年7月,中共中央命令红7军团组成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闽浙皖赣进军,执行牵制任务,王蕴瑞升任19师57团团长,他率部攻克大田、樟湖,进攻福州失利,袭占罗源城,歼国军一千余人,被中央军委授予二级红星奖章,任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第三师师长。11月,红7军团与红10军合编为红10军团,王蕴瑞升任3师师长。

1935年1月,任挺进师参谋长,协助粟裕开辟浙西南游击根据地。9月,国民党军向浙西南根据地进剿,粟裕率主力跳出包围圈,王蕴瑞率少数部队在根据地坚持斗争。因粟裕部一直被国民党军5个团追堵,王蕴瑞率部与国民党军几十个团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部队打光了,王蕴瑞突围后辗转回到河北老家,与党组织失去联系。

抗日战争时期

1937年末,八路军东进纵队来到冀南,王蕴瑞找到部队,说明了身份,被任命为东进纵队训练科长。

1938年,任冀南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

1942年,升任军区参谋长,经历了残酷的反扫荡斗争。

解放战争时期

1946年1月,王蕴瑞作为中共代表,参加在石家庄与国民党的谈判。6月,升任晋冀鲁豫野战军2纵参谋长,参与指挥了钜金鱼、定陶、鲁西南战役,对全歼国民党军整3师、66师起了重要作用。在淮海战役中,协助陈再道出色完成了围歼黄维兵团和阻击李延年兵团的任务,被陈再道誉为“难得的参谋长”。

1949年1月,任3兵团副参谋长,代行参谋长职责,协助兵团司令员陈锡联指挥了渡江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

建国之后

1950年,担任川东军区参谋长,协助王近山剿灭土匪10万人。

1951年,任3兵团参谋长,协助陈赓入朝作战。先后协助陈赓、王近山指挥了第五次战役和上甘岭战役。

1961年1月,任第二野战军战史编辑室主任,为整理撰写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历史呕心沥血。

1962年5月,任南京军区参谋长,积极协助许世友司令员组织野营训练,组织全区部队开展大练兵、大比武,为和平时期军队建设提供了可贵的经验,受到了毛泽东和叶剑英的高度评价。

1969年,军委突然下达一号战备命令,全国干部大疏散,王蕴瑞被下放到湖南洞庭湖畔汉寿县的一个部队农场劳动。 

1972年4月,又转到坐落在宁乡县灰汤镇附近的解放军364医院休息。 

1973年12月,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兼办公室主任。

1975年8月至1983年4月,任军事科学院顾问。

1989年3月30日,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骨灰安放在八宝山公墓。


所获荣誉



 

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二级国旗勋章各一枚。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