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少将

王启明_副本.png


       王启明(1910年—2002年10月1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少将,河北省威县人。自参加革命开始,从事秘密工作长达18年之久,先后经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国内建设等历史时期,被称作“共产党人中最著名的16位卧底之一”,为新中国的缔造和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2002年10月19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3岁。 


人物生平



 

土地革命时期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共中央北方局领导下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9年,考入商震办的河北军事政治学校第二期,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地下党党小组长。先后任国民党32军司令部参谋、32军141师721团营长,在中共北方局领导下从事地下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

抗日战争时期,任国民党第32军141师723团团长,参加了正定保卫战和武汉保卫战。

1940年,考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五期。

1943年,任陆军大学少将战术教官,在陆军大学,他的精道见解,引起了国民党高级将领的注意。 

1944年,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部参谋处作战科少将科长,少将高参,进入了掌握国民党核心军事机密的要害部门。作为高参,有些意见和建议还得到蒋介石的采纳。在此间得到的一些重要情报,他设法转给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 

解放战争时期

解放战争中,1946年6月被国民党陆军任命为32军的少将参谋长。任命下达后,王启明到中共驻南京办事处,向董必武作了汇报。同年底,王启明被派到河南与解放军作战。

1947年初,与晋冀鲁豫军区取得了联系。上级认为王启明起义的时机已成熟,命他组织部队尽快在战场起义。在32军,王启明以他来自陆军总部的特殊身分作掩护,团结了一批可靠的中下层军官,选拔了一些基础好的士兵为起义骨干。

1947年3月,32军在汲县被解放军包围,晋冀鲁豫军区要求王启明立即策动起义。这时我军因敌来援,提前结束汲县作战,上级要求未暴露身份的地下党员继续留在32军,已暴露的撤到解放区。

1947年4月,王启明在河南汲县因策反企图暴露,受刘伯承、邓小平首长的指示,率军部特工大队200余人起义回到人民解放军。先后任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参谋长,纵队党委常委,第二野战军第四兵团第十四军副军长兼参谋长,军党委常委。

建国之后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昆明)军区副参谋长,军区党委常委,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后任云南省副省长兼云南省农业大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云南省政协副主席,省政协党组成员。

2002年10月19日,在昆明逝世,享年93岁。 

 

所获荣誉



 

1938年10月,国民政府授予王启明一等华胄勋章。 

1955年,被中央军委授予少将军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级解放勋章。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