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开国中将

刘忠.jpg

        刘忠(1906年-2002年),曾用名刘永灿。福建省上杭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军事指挥员和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


人物经历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上杭县赤卫军军需长,红军学校排长,红四军第三纵队十九大队政委,红一军团第12师36团政委,第11师33团政委,第二师五团政委,红一军团政治部组织科科长,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作战和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时期,历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大队大队长,第六分校校长,晋豫联防军司令员兼八路军129师386旅副政委,太岳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386旅旅长,参加了百团大战及开辟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斗争。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四纵队10旅旅长,第四纵队参谋长,太岳军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司令员,第18兵团62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司令员,川西军区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院务部部长、物质保障部部长、副教育长、副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副校长。1955年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2年8月7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著有《从闽西到京西》、《院校工作回忆》等。


人物故事


 

血战湘江

如果说,在参加长征的闽西子弟兵幸存者中,武平的刘亚楼(红二师政委)、长汀杨成武(红二师四团政委) 以其作为全军的前锋一路斩关夺隘,在军史上留下辉煌的一页,那么历史同样不会忘记来自“中央苏区第一模范区”——上杭才溪的刘忠。刘忠原任红二师五团政委,长征前夕受命担任红一军团侦察科长,率部一直走在前头,是红军的“千里眼”“顺风耳”。1934年11月中旬,红二师突破敌人第三道防线后,以100公里急行军奔袭道县。红旗很快就飘上了道县城头。随即,军团首长下令红二师参谋长李棠萼率五团向湘江前进,占领界首的各个渡口,相机占领全州。刘忠自然责无旁贷地率军团侦察部队走在五团前头,侦察全州、桂林的敌情。

前有湘江阻挡,后面和左右两侧有数十万敌军围追堵截,情况万分危急,红军能否突破湘江,冲出敌人的重围,绝处逢生,关键在此一仗!林彪聂荣臻给红二师下了死命令:不惜一切代价,突破湘江,为部队行进打开通道。

27日,红二师在师长陈光、政委刘亚楼率领下,出其不意地突破敌 人封锁线,未遇困难便渡过了湘江,并控制了界首至觉山间的渡河点。在红二师的开路下,一军团和三军团的精锐部队也都伤亡不大地跨过了湘江。恰在这时,国民党桂系白崇禧从兴安把他的部队向南移动,佯作保卫桂林,实际上是为保存实力,避免与红军作战,因此开放走廊,让红军从兴安前往全州。此时,红军先头部队与中央纵队前后相距100公里,白崇禧的及时撤退给红军提供了涉水过江的条件,湘江渡口一度向红军敞开。按理中央纵队在两天内就可以过江,而且可能不会有多大损失,可这良机被洋顾问李德错失了,笨重的、不适当的、多余的辎重部队也改变了有利形势。28日,在蒋介石的严令下,何键派了4个师猛攻红军的北翼。最令人吃惊的是,白崇禧重又卷进了这场厮杀,他们要夺回渡河点,把红军拦腰斩断,击红军于半渡,消灭于湘江两岸。

红一军团奉令保卫渡口,阻击国民党部队,掩护中央纵队和军委纵队及红军大部队全部过江。红二师在全州附近的觉山打响了阻击战。于是,中国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恶战在湘东两岸展开!

激战到第二天拂晓,即30日凌晨,红一师渡过了湘江。一小时后,红一军团两个师都进入了阵地。红一军团政委聂荣臻离开军团指挥所,同红二师政委刘亚楼一起在黄帝岭阵地上指挥战斗。11月30日和12月1日这两天,被聂荣臻认为是长征途中最危险的时刻。敌机的轮番轰炸,重磅炸弹把红军震得耳鼻出血,敌人在指挥官的督战下,疯了似的潮水般冲来。为了红军的生存,为了中央纵队顺利渡过湘江,从军团首长到每一个战士,都投入了最紧急最紧张的作战准备,生死存亡在此一役。

开始,敌人猛攻红一师三团阵地,见没得利,转攻红一师和红二师的结合部,终于突进四五里地。红一师三团两个营被迂回其后的敌军包围,红二师也面临被敌包围的险境。刘亚楼和师长陈光命令二师指战员:即使用刺刀也要顶住敌人,守住阵地。大约正午时分,中央纵队终于渡过了湘江,并越过桂黄公路。接报后,红二师和红一师交替掩护,边打边撤。湘江之战,是红军离开中央根据地打得最激烈也是受损失最大的一仗。红军由出发时的8.6万多人,减员到不足4万人。 湘江之战,除了上面所说有一个缺口可使红军避免重大损失外,还有一个时机。刘忠将军说:“我红二师攻下湖南道县后,二师参谋长李棠萼奉命率五团立即向湘江前进。刘忠率军团便衣队仍走在五团前头,弄清全州、桂林的敌情。11月20日,我们到达湘江边的界首村,横渡过湘江,到全州附近侦察。21日上午,刘忠派参谋化装进全州探实,城内只有民团,国民党正规军尚未到达。这时,李参谋长率五团已进到界首村停下,但未渡湘江。刘忠面告他速渡湘江,占领全州。他犹豫不决,说须电报军团指挥部,听候命令再行动作。刘忠再次建议机不可失,进全州城后电报军团首长不迟,但他坚持己见,还是先电告军团。在关键时刻,军团首长也要被动地听候红军总部也就是李德的命令。第二天,等‘渡过湘江,进占全州’的命令下达时,良机已失。国民党中央军前卫已进全州城,并在城外占领了阵地,布置了警戒。红五团只好抢占脚山铺。事后,刘忠向刘亚楼政委说了此事,他也感痛失良机,说如果占领全州城,通过敌封锁线可能会顺利些,红军肯定不会在湘江之畔流那么多的血,死那么多的人!”

接到军团“渡过湘江、占领全州”的命令后,刘忠暂时放下一肚子“怨气”,率部从全州城郊绕道插到全州以西的才湾、庙头、资源一带,以控制有利地形,钳制敌人,掩护全军渡江。在资源,刘忠的小部队被敌人包围了一天,他沉着指挥,派出化装便衣夺占梧桐要隘口子,连夜通过隘口向西急进,摆脱敌人的围堵,追上了后卫部队。

刘忠将军曾经说过,在湘江之战中,闽西子弟兵牺牲壮烈。担任 殿后任务的红三十四师在此役中几乎全军覆灭,鲜血染红了滔滔湘江,而该师多由闽西子弟兵组成。他感慨地说:“如果没有湘江之战,解放后我们福建的将军,不知要多出多少!”当年三十四师的指挥员之一韩伟(解放后授衔中将)逝世后,特地叮嘱要将骨灰运送闽西安葬,以陪伴那些早就长眠在地下的闽西部属。

刘忠在长征中带领侦察部队深入敌占区,在突破敌人四道封锁线、抢渡湘江乌江、攻取遵义城、四渡赤水河、通过彝民区、夺占晒经关、强渡大渡河、翻越夹金山、通过大草地、突破腊子口等著名战役战斗中,冲破重重难关、种种险情,出色地完成了侦察任务,受到中央首长的表扬,刘伯承称赞他“功不可没”。

长征“侦察先锋”

成立侦察科

1934年6月上旬,刘忠接到一军团首长的命令,调任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一军团司令部侦察科长。侦察是一种战斗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是首长的耳目,指挥员正确的判断来源于准确侦察。刘忠接到命令后,担心自己的文化水平低,能力有限,面对这样艰巨、繁重的任务怕不能胜任。但既然是军团首长的命令,就没有什么价钱可讲,只有服从,在工作中边干边学,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完成任务。第二天,刘忠背上行李去军团司令部报到。

刘忠到了军团司令部,一个值班参谋领刘忠去见左权参谋长。左参谋长那时只有二十五六岁,长方脸,个子不高,穿一身褪了色的灰色军装,一双半新不旧的粗布鞋,显得格外庄重朴实。刘忠立正向左参谋长敬礼说:“参谋长好!我来向参谋长报到。”左参谋长站起来和刘忠握手,叫刘忠坐下,他坐在办公桌旁边亲切地对刘忠说:“侦察任务很重,军团司令部决定成立侦察科。你当过团政委,又兼过团长,我相信你能够完成军团首长交给你的侦察任务。”左参谋长说完,问刘忠有什么意见?刘忠说:“坚决执行命令,但参谋业务不熟悉,在工作中要请参谋长经常指教。”

接着,左参谋长叫来管理科长黄礼,给刘忠派一个警卫员,配一匹马;又交代教育科长陈士榘帮助刘忠建立好侦察科,给刘忠找侦察工作有关书籍;还叫作战科长聂鹤亭把原属作战科管的侦察资料,侦察参谋人员及便衣侦察队等,移交给刘忠接收,作为成立军团侦察科的基础。红军一军团侦察科成立后,从作战科调来3个侦察参谋:毛教清、苏教顺和李廷赞同志,并将军团便衣侦察队的30多人交给我们科。这些侦察员是经过挑选的,政治素质好,技术本领高。

侦察科的任务是:侦察敌情;整理综合敌情材料报告军团首长,通报全军;绘测作战要图;找向导带路,调查行军路线;捕捉俘虏,了解敌人的行动企图;指挥军团的侦察部队,集中行动作战侦察,有时佯动,有时深入敌后迷惑与钳制敌人。军团所属各师设有侦察连,每个步兵团设有侦察排,担任师、团的直接侦察任务。有时军团侦察科集中指挥各师、团侦察部队,以掩护红全军主力的行动。

学写敌情通报

刚开始工作,困难大,任务重,只好边学习侦察手册和各种资料,边慢慢地摸索着干。左参谋长指示刘忠:根据侦察了解敌情,除经常向军团首长当面汇报外,每半个月 印发一次敌情综合通报。另外,根据不同的情况,有计划不定期发出专题的敌情通报。刘忠因文化水平低,头一次起草敌情通报稿子时,不知从何写起,费了很大的劲,总算写出了一个不像样的稿子来,送给左参谋长。左参谋长在刘忠的稿子上,写了密密麻麻的红色小字,叫通讯员送还给刘忠。刘忠一看,又惭愧又感动,参谋长办事多么认真、细致啊!

此后,刘忠照例每半个月写一个综合的敌情通报稿送给他审阅、修改。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锻炼,渐渐地也就摸到了门路。左参谋长对刘忠说:“刘忠同志,你写的敌情综合通报,我不用多大修改了。你第一次写的稿子还在吗?自己拿来对比一下,就知道大有进步了。”说完,他高兴地笑了。

领取长征图

1934年7月上旬,在蒋介石发动的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中,进占福建建宁之敌,已南下宁化、清流,正向长汀行进中。左参谋长命令刘忠率军团便衣侦察队和二师侦察连,携带电台一部,立即出发去摸清敌人行动情况。

刘忠率队经长汀向宁化、清流方向前进,深入敌后。进到温坊附近时,捉到一名俘虏,查明了敌人先头一个旅已进占温坊,后续部队尚在清流未动。我们立即将此情况,通过电台报告了军团首长。7月14日,军团各师部队隐蔽接近温坊。15日拂晓,配合福建地方部队,发起温坊战斗,不到3个小时,全歼敌2个团。战斗结束的第二天,一军团部队隐蔽转移到长汀以西地区集结,休整待命。

7月下旬,奉军团首长命令,刘忠同军团保卫局谢志群侦察部长,率军团便衣队和保卫局的便衣班,到瑞金方面军司令部接受长征行军路线图和行动方案。我们到了司令部,刘伯承总参谋长亲自交代刘忠和谢志群同志说:“交给你们两位的军事要图是绝对保密的,要亲自交给 军团首长,这是革命战争胜负的关键。沿途要特别谨慎小心,千万不可粗心大意。”我们收下要图转回部队时,军团部队已从福建的长汀江西于都地区转移了。8月上旬我们回到军团司令部,将长征路线军事要图亲自交给了左权参谋长。

大转移前的侦察

8月中旬,军团首长命令刘忠率军团各师、团侦察部队、迫击炮排及工兵排,随带电台北上,任务是深入敌占区,钳制、迷惑敌人,使敌延缓向兴国、瑞金、于都等苏区根据地进攻的时间。

师、团侦察部队在兴国指定的地区集中后,经过几天军事训练、政治动员,于8月下旬出发,深入敌占区,开展游击活动。当地群众看到红军回来了,非常高兴,立即向我们报告敌人活动的情况,赤卫队还配合我们去袭击敌人的碉堡。有的群众因惨遭国民党匪军的掠夺屠杀,见到红军回来如见到亲人,痛哭流涕,要求红军主力迅速打回来,消灭白匪

我们在敌区游击活动了近一个月,袭击了敌人的碉堡,夺取了敌人一些运输物资,俘虏了敌人前后方来往的交通人员,千方百计扰乱敌人的行动部署,拖住敌人,迫使敌人推迟向兴国、于都、瑞金等县的进攻时间。

9月中旬,红军团侦察部队,奉命回到兴国地区,接受新的侦察任务。军团左权参谋长命刘忠率侦察部队于10月上旬经赣江,在信丰、南雄南康崇义之间的地区进行侦察活动,查明敌人的兵力、部署、工事、堡垒构筑情况,并弄清这一带的地形、路线,绘制成略图,于10月10日前,送到军团司令部。左参谋长说,这次侦察部队的行动,比上次活动更重要,要克服一切困难,用各种侦察手段去完成任务。左参谋长虽没有直接说明,但刘忠心中明白,这是战略大转移的侦察。 刘忠回到龙口镇,对部队进行了3天的政治动员和行动准备工作

。10月2日,侦察队兵分两路,由信丰县南北插入,分别执行侦察任务。一师侦察连负责南雄,二师侦察连负责崇义,十五师(少共国际师)侦察连和各团侦察排,由刘忠直接指挥,弄清南康、信丰的敌情、地形,并令第六团侦察排在接近赣州方向作侦察活动。刘忠的指挥和联络点在油山,刘忠要求各连、排和军团便衣队将所侦察的情况,于10月7日前送到指挥所汇集整理。

各个侦察部队接受任务后,立即分头去执行。在苏区人民的掩护下,侦察部队英勇、机智地完成侦察任务,准确地掌握了敌情、地形、路线,并按规定的时间将情报送到指挥所。整理好后,由侦察参谋毛孝清于9日率3个便衣队员送到司令部。

奇袭小相岭

刘忠率军团便衣侦察队,随左权参谋长行动,走在部队的最前面,于1935年5月16日,到达泸沽。从泸沽到越西,必须经过非常险要的军事要地——小相岭的险要隘口。17日晚,我们部队进到距小相岭20华里的小村庄宿营。当地群众告诉说:“小相岭的路被四川军阀挖断了,架有吊桥,吊桥那边有一排兵守着。”有一位老乡说:“我是采药的,如果这位长官带几个人,随我翻山绕到小相岭后面,把川军打掉,放下吊桥,那大军就能过桥了。”刘忠立即向左参谋长、刘亚楼政委汇报,要求让自己去完成这一任务。左参谋长、刘政委同意了,要求按规定时间完成并指示:“要隐蔽、沉着、机智、勇敢。”

5月18日拂晓,刘忠令便衣侦察队副队长范昌标,率第一班10人,由班长陈胜忠带领出发。老乡带着我们翻山钻沟,攀登峭壁,于上午11时绕到从越西到小相岭大路上。老乡指明了敌人排哨位置,部队隐蔽起来。这时敌人正在哨棚内打牌,仅有一个哨兵守着吊桥。刘忠命令 立即行动!范昌标一马当先指挥2个战士捉住守吊桥的敌哨兵,陈胜忠冲进敌哨棚大声喝道:“我们是红军,缴枪不杀。”敌人吓呆了。刘忠说:“你们不要怕,放下武器就不是敌人了。”我们要他放下吊桥让红军过来。这时,敌人从越西打来电话,刘忠怕暴露红军行动,没有让敌排长接。越西城的守敌是刘文辉的一个营,因排哨未接电话,敌人就放弃越西城,通过彝民区向富林逃去。小相岭俘虏来的敌军排长,经我们做了工作,争取过来了。刘忠选了7名战士,换上国民党军装,插入这个排里,准备下一步夺隘口时用。吊桥放下来,左权、刘亚楼同志率部队从吊桥上通过,到了小相岭,我们立即向越西城前进。

特别的侦察任务

翻过大雪山,部队粮食发生极大困难。刘忠向军团长、保卫局长汇报部队吃饭有问题,当地藏民同胞,因受国民党大汉族主义的统治、压迫,而且不了解共产党的少数民族政策,一见红军,全都跑了。没有老百姓,有钱也买不着粮。罗局长听后说:“通过大草地要十几天,全无人烟,还有藏民,进入草地后,就无处找粮食了。你们的侦察任务,要加一项,侦察能吃的草叶、草根。大草地遍野都是草,你们要认真仔细寻找,能找出几百种几千种能吃的草,这是解决通过草地的关键问题。”

从那时起,刘忠每天都领着战士去挖草根、煮草叶、尝野草野菜。草地上长着各种各样的草,但并不都能吃,有的草放到嘴里很难咽下去,有的草吃了还会中毒。我们二师 六团有些连队吃了一种牛头似的大叶草,就中了毒的。有的毒草甚至会毒死人,所以我们找到的野葱野蒜茴茴菜,或是野芹菜、豌豆苗,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各种野草,都要亲自尝尝。若找着能吃的野草,就送给军团卫生部鉴定,然后向各单位介绍或用文字通报全军。红军指战员在长征中,到底吃过多少野草,是无法计算的,反正所有走过草地的工农红军都吃了草。那些野草在嘴里嚼时的那种苦涩,咽下时的那种艰难,从胃里溢出来时的那种感觉,是每个人一生都不会忘记的。

10月16日,中央红军一、三军团(即暂改的陕甘支队)在吴起镇击溃了军阀马鸿逵东北军的六七个骑兵团,歼灭其一部。至此,英勇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一、三军团,掩护中央及中央军委机关胜利地到达陕北苏区,结束了史无前例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在长征中,刘忠率红一军团侦察部队走在整个队伍的前面,克服与战胜了种种困难,完成了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军团首长指派的各项战斗侦察任务,为长征的胜利尽了自己应有的责任。

上党战役

毛泽东等人在重庆谈判期间,蒋介石继续派遣军队经同蒲、平汉、津浦三路向我解放区进攻,中国共产党的军队 在上党、察绥、邯郸、津浦路等地相继粉碎了蒋军的进犯。尤其在上党地区,八路军狠狠教训了国民党军,一举歼灭其2个军,直接支援了共产党在重庆的谈判,迫使蒋介石不得不与共产党签订了和平协定。毛泽东一眼就看穿了敌人的阴谋,在他赴重庆谈判之前就说道:“晋冀鲁豫军区的任务,首先是消灭进攻上党之敌,除去心腹之患。只有打得好,才能谈得好,你们仗打得越好,我就回来的越快。”

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委邓小平坚决执行毛泽东的指示,决心集中太行、太岳、冀南三区主力及地方兵团一部共约3万余人,于1945年9月上旬,组织上党战役。刘忠的386旅的任务是攻打长子县城。太岳军区司令员陈赓对攻打长子县城又作了具体部署,并把决死第1旅的第38团配属给第386旅。陈赓问刘忠:“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刘忠斩钉截铁地回答:“坚决执行命令!保证完成上级首长交给我们旅的任务!”

刘忠和旅政委张祖谅回到了旅部驻地。刘忠知道这次任务的担子不轻,对于如何带好部队,圆满完成艰巨的作战任务,不辜负上级对本旅的信任,必须认真对待。刘忠深知,上党战役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对国民党军队作战的第一次大战役,也是晋冀鲁豫军区部队由分散的游击战向集中的运动战转变过程中,初次集中三个区主力作战的第一次大战役。参战部队编制仍不充实,多数在千人以下,装备很差,新参军的战士多数使用大刀、长矛,弹药奇缺,不少步枪仅有子弹数发。而作战对象却是阎锡山的基干部队,装备齐全,长于防御,且据守着日军多年修筑的工事。在这种情况下,要战胜敌人,取得战役的胜利,必须进行充分的战前动员和严格的训练以及发动群众等准备工作。

10月12日的早晨,东方刚亮,刘忠便站在桃川东面的山头上观察敌情。回回日的晚上,第772团在将军岭就与敌人交上了火,把逃敌的道路完全隔断了。拂晓时分,20团、21团和38团从佛庙岭方向加入了战斗,尾追敌人的太行部队的1个团也紧紧地扭住了敌人,对敌包围圈越缩越小。12日早晨6时,八路军发起总攻击。战斗持续了2个多小时。到上午8点半,战斗胜利结束了。阎锡山的19军的1万多人绝大部分被歼,共俘敌官兵5400余人,军长史泽波被活捉。至此,追歼长治逃敌的战斗任务胜利地完成了。

上党的整个战役中,八路军共歼敌第19军、23军、83军等11个师约3.5万人。俘敌副总指挥胡三余以下将官27名,缴获山炮24门,轻重机枪2000余挺、长短枪1.6万余支。上党战役歼灭的阎锡山部队占其总兵力的三分之一。

开辟豫北根据地

1945年春天,各解放区的部队向敌占区先后发起了强大的攻势。3月底,刘忠率领386旅结束冬季整训以后,奉军 区首长命令,和4分区的部队一起接受了开辟豫北的作战任务。豫北地区有许多股伪军,最大的有两股,一股头目叫李正德,一股头目叫张伯华。他们都有千余武装。

李正德原是豫北一个占山为王的大土匪,抗战初期,收买了一些地痞流氓,集拢成股,伪装抗日,不久又叛国投敌,当上了济源皇协军的司令,盘踞在紧挨太行山南麓的尚庄。张伯华则盘踞尚庄以南七八十里的杨庄、毛庄,这家伙阴险狡诈,也是一名铁杆汉奸。

这两大股伪军虽有不少矛盾,但都是日寇的凶恶爪牙,为鬼子把守着豫北“治安区”的大门,扼住我太岳部队进出豫北的咽喉地带,使我豫北敌占区工作难以开展。解放军曾组织力量三次攻打尚庄,均因其据守顽抗和我各方面条件不够成熟而未打下,于是李匪就更加猖狂起来。

刘忠受领了开辟豫北的任务后,面对豫北的敌情,先从何处开刀为好呢?刘忠进行了仔细研究后认为,张伯华、李正德虽并称豫北伪军中的两霸,但在日本人和汪精卫的面前,张伯华是汪记国民党的正统,又是伪政府的县长,李正德不如张伯华得宠;而论实力,张伯华又不如李正德雄厚。因此两人一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谁都想找机会整倒对方。只要枪弹打不到他们自己头上,都会隔岸观火保存实力的。敌人内部的这个矛盾,正是解放军可以利用的。

擒贼先擒王,刘忠决定先打张伯华,后打李正德,消灭了豫北地区这两股最大的伪军后,解放军声威大震,豫北根据地迅速扩大,成为大反攻的坚强基地。

进军大西南

当年两把菜刀闹革命的贺龙,如今担负起指挥千军万马由北入川直戳蒋介石、胡宗南国民党军屁股的重任,他把 部队化成三把利刀,直向川中杀去。

刘忠指挥的第62军率先行动了。他们在突破国民党军防线后,向南疾进。12月3日,第185师、186师由漳县盐井镇地区出发,经西和、望子关等地,于9日进至武都东南的甘泉、杨家坝,控制了由武都入川的主要交通要道。第184师同日由岷县出发,进至西固,击溃敌第739团。该师不顾一切疲劳,继而翻越云雾弥漫、终年积雪的安紫岭,忍饥受冻,不分昼夜地跟踪追击,于10日追上敌人,俘敌2000余人后,解放了汶县。

进至汉县后,正面摩天岭的道路已是冰封雪盖,很难通行,在此情况下,刘忠决定第184师、185师主力改道经碧口青川向绵阳进军。

第185师于11日由武都出发沿白龙江南下,13日抵近玉垒关。此地是由陇南入川的要道,白龙江和汶河汇流于此,周围全是悬崖峭壁,一道铁索桥连通两岸,地势非常险要。国民党军在撤退时已将铁索桥炸毁。第185师部队进至玉垒关后,一面组织部队赶做木筏子日夜抢渡,一面组织工兵架桥,但因水流湍急,架设点在开始选择也不当,连架4次都未成功。全师官兵在深山峡谷中,已是露营5昼夜了,所携带的粮食全部耗尽,到了第5天只好是“人吃马料,马吃野草”了。

此时,最艰苦的还是工兵部队,他们不但同样饿肚子,而且还要架桥铺路,有10多人体力不支被急流卷走,英勇牺牲,其他人仍不顾艰险,冒着刺骨的寒风,赤身下水与急流搏斗,扶木打桩,终于在16日将浮桥架通。17日,185师顺利过江,18日进占碧口。刘忠率军直机关也由浮桥通过,随第185师前进,进至碧口

担负由摩天岭进川的先头部队,是62军184师550团3营。部队出发前,师长林彬专门赶到营里,对全营官兵作动员:“从这里往南500里,是横贯四川、甘肃两省的摩天岭,你们必须在那里截住敌人,阻止敌人进入川西平原胡宗南的主力汇合。这一仗打好了,就为解放军从西路进入四川,完成对胡宗南军队的合围打开了通道。你们要发扬打太原悼马山时连续打退敌人8次冲锋的勇猛顽强精神,紧紧咬住敌人,将敌人歼灭在摩天岭!

184师一路夺关斩隘,于18日进至青川,20日解放江油。中坝。第185师、独立1师及军直机关部队于18日由碧口出发,经青川、江油、德阳,于27日进至广汉。再向前,就是成都了。刘忠率领第62军进入四川后,先后解放了雅安、康定、西昌,歼敌1万余人。解放了当时的西康省。刘忠担任司令员。1950年7月又担任川西军区司令员,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


主要成就


 

参办军校

解放战争中,刘忠驰骋沙场,能征善战,已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声威远扬的虎将“十军长”之一。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上,刘忠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50多年戎马生涯,刘忠功勋卓绝,而鲜有人知的是,当中有30多年,他投身于人民军队的教育工作。实际上,早在1936年12月,刘忠参加高中级干部培训班,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后留校历任抗大三大队队长、四大队队长、六分校校长等职,为培养部队精英作出了贡献  。

1950年,刘忠奉命到南京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学报到,参与筹建军事学院的工作。刘伯承校长热情地握着刘忠的手,欢迎他的到来。刘忠先后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大学院务部长兼政治委员、解放军军事学院副教育长兼物质保障部部长。

1953年,刘忠开始参加高等军事学院筹建,担任副院长兼院务部部长。在此期间,他在刘伯承元帅的领导下直接参与了高等军事学院的选址、规划设计、建设乃至校园的植树绿化、教学保障、内务等工作。在他的指导下,院务部开展学院植树绿化、生产建设等,在物质贫乏的年代,有力保障了学院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1969年,中央军委决定撤销高等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和政治学院,合并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刘忠又参与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政大学的筹建工作,并担任第一副校长。

1988年,刘忠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勋章。

晚年刘忠还完成了近20万字的长篇回忆录《从闽西到京西》和《闪光的足迹》。杨成武特意为该书写了序言,称赞其“能征善战,是一员战将”。

2002年8月7日在北京逝世。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