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紫峰(1905—1994),湖南省耒阳县菁苔冲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优秀的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政治委员、山西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
人物简介
王紫峰,原名王集有,又名王子凤。1905年出生,湖南省耒阳县菁苔冲人。
9岁起曾入私塾读书两年半,后因家贫辍学在家务农。15岁后父母相继病故,家庭生活愈益艰难 。
1926年夏,在北伐进军衡阳的影响下,耒阳一带工农运动迅速发展,他在家乡首批报名参加了农民协会,并当选为区农协粮食筹备委员。
192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湘南地区陷入白色恐怖,为了躲避敌人的捕杀,他更名换姓投入国民党军第11军26师76团当兵。同年9月,当他得知所在部队执行堵截南昌起义部队的任务,毅然逃离该部辗转返回家乡,任区赤卫军队长。
1928年1月率赤卫军参加了朱德、陈毅等领导的湘南起义。4月随军转至井冈山。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28团特务连司务长、红12军34师1大队政治委员、红15军43师129团政治委员、红9军团第14师41团代理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
长征中,调任红1军团直属队总支书记。到陕北后,任红1军团随营学校政治教育主任。抗日战争初期,任八路军第115师教导队政治教育主任,参加平型关战斗后,率教导队会同第115师独立团、骑兵营、八路军总部特务团等部在聂荣臻领导下留在山西五台山地区创建抗日根据地。后随晋察冀军区机关移驻河北阜平地区,参加收编游杂武装、建立抗日民主政权的斗争
1937年10月起历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10团团长,冀中军区第四军分区政治委员,冀热察挺进军第11支队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五、第四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反“八路围攻”、破袭平汉路、百团大战等战役战斗。抗战胜利后,任晋察冀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北岳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
1948年9月调任华北军区第6纵队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
1949年2月升任人民解放军第66军政治委员。先后参加了石家庄、平津、太原等战役。
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6军政治委员,参加了第一至第四次战役。曾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
1951年回国后,任山西军区司令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1-1968年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
1982年11月离职休养。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4年9月30日在北京病逝。
王紫峰是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今衡阳耒阳市)人,1905年出生;家中贫寒,未念过书,从师学织布维持生活。
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任乡农协委员;1927年加入 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任 区苏维埃政府 赤卫队队长;4月底随 朱德部 上井冈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部手枪班班长、特务连司务长,1931年任红12军34师100团1连政委、红12师35团3连政委、红十二军第三十四师一大队政治委员,红15军43师129团政委、红14师41团政委,1935年 任红1军团直属 队总支部书记;参加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围攻长沙、解放吉安、龙岗、富田及水口、南丰、广昌等一系列战役,后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平型关战役。1938年率部袭击望都,毙敌50余人,我军仅亡2人,消耗子弹仅300发;王紫峰潜入敌占区完县、易县、满城、唐县进行扩军工作,任四县抗战动员委员会主任兼军事部长,迅速扩大革命武装,发动群众建立了地方政权,组建2340余人的抗日独立团。同年任晋察冀军区第叁军分区十团团长兼政治委员、第叁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4军分区治委员,将第4军分区的部队整编为3个大队,1个特务团,2个独立团。指挥部队袭击蠡县,歼灭敌军70人。
王紫峰在66军继续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教育;第叁次战役,66军首先突破叁八线,攻占华岳山,瓦解了敌中线防御体系。66军攻占春川、洪川,直出横城、原州,进抵叁七线附近,激战5昼夜,歼敌3205人。
1951年2月,66军参加横城反击战,担任防御任务,毙伤俘敌5062名。
66军入朝作战近半年,歼敌15328人,彭德怀说66军一次比一次打得有进步,越战越强。1951年4月,66军回国,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1952年回国,1961年任北京军区 副政治委员,他坚决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关于军队和民兵建设的指示,为加强地方武装和部队的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期间,始终保持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念,与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改革开放,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离休后,仍然关心党和国家的大事,关心部队建设,认真撰写回忆录,总结战争年代经验。
王紫峰1905年出生在衡永郴桂道衡州府耒阳县(今衡阳耒阳市)一个贫寒家庭。
1926年参加农民协会,任乡农协委员。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参加湘南起义,任区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4月底随朱德部上井冈山。
1930年任第3纵队6支队18大队宣传组组长。
1931年红12军34师100团1连政委、红12师35团3连政委、红15军43师129团政委、红14师41团政委。
1935年任红1军团直属队总支部书记、教导队总支部书记、军团随营学校政治教育主任。
参加中央根据地一至五次反“围剿”和围攻长沙等一系列战役,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参加过平型关战役。任115师政训处教育股股长。
1938年率部袭击望都,毙敌50余人,我军仅亡2人,消耗子弹仅300发。
1939年因患贫血病休养,病愈后担任平西挺进军第十一支队政治部主任。
1940年任雁北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晋察冀军区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1946年任晋察冀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
1947年任北岳军区第1军分区司令员、华北军区第六纵队副政治委员。
1949年任第二十兵团66军政委。
1950年入朝作战,任志愿军66军政委。
1951年2月,66军参加横城反击战,担任防御任务,毙伤俘敌5062名。
1952年,王紫峰任山西军区司令员,北京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山西军区司令员。
1961年任北京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