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人物 > 老兵风采

    退役不退后 抗洪冲在前

    ——退役军人积极参与防汛救灾的两组镜头

    3名第81集团军某旅退役的天津籍老兵“归队”与官兵合力投入抗洪抢险——

    挽臂成坝,打仗“亲兄弟”

    ■张济洋 司卫坤

    8月13日,受上游河流下泄洪水影响,天津市部分河流的堤坝围埝仍面临管涌、渗漏风险。在子牙河独流镇八堡村段的河堤上,第81集团军某旅官兵正在执行巡堤任务。

    一同巡堤的身影中,还有一名身着黑色短袖的老兵。他是曾服役于该旅警卫勤务连的退役士兵刘航。今年3月,刘航退役后回到家乡静海区独流镇六堡村。8月7日,得知该旅一支救灾分队在离家三四公里远的八堡村抗洪抢险,刘航第一时间与老部队领导联系,再三请求“归队”,和分别不久的战友们一起奋战。

    “这是我的家乡,老部队来支援我们了,我有什么理由不来?”得到批准后,刘航来到抗洪抢险一线,与官兵们一起冒风雨、踏淤泥,装填沙袋、加固堤坝。

    “河堤出现一处管涌,必须立刻封堵!”8月8日,接到上级命令后,刘航与该旅官兵火速前往任务区域,装填、搬运沙袋封堵。他顶着烈日连续搬运1个多小时,衣服被汗水和泥水浸透,手上、腿上多处擦伤也全然不顾。

    8月10日,刘航同官兵们一起巡堤时,在河堤一侧草丛下发现一处直径10余厘米的管涌。请求支援的同时,他们立即用碎石进行压堵。支援官兵赶到后,一起在管涌周围垒起层层沙袋,将碎石倒入封堵点。由于处理及时,半个小时后险情被成功排除。

    郭涛(左二)与官兵们一起扛运土工布。李 硕摄

    在子牙河独流镇八堡村段的河堤上,该旅另外两名天津籍退役士兵赵梓智和郭涛也与官兵们并肩作战。他俩都曾服役于该旅高炮二连,2020年退役。这次,他们家中没有受灾。通过媒体报道得知老连队来天津支援抗洪抢险的消息后,他俩立即联系连队指导员李硕,申请参加抗洪。

    赵梓智向单位请了假,驱车50多公里赶来,还为官兵们带来防暑降温及治疗跌打损伤的药品。在抗洪堤坝上的四天三夜里,赵梓智与官兵们同吃同住。李硕看到赵梓智身体偏瘦,安排他监测水位上涨和观察官兵安全情况,不用扛沙袋。赵梓智却不答应:“指导员,我担任观察员没问题,但也要与战友们一起加固堤坝。我的身体好着呢!”李硕拗不过他,叮嘱他一定要量力而行。

    官兵们加固堤坝时,部分区域出现渗水。赵梓智随上等兵果志雄一同去察看情况。走到渗水处下方时,由于泥土松软,果志雄一脚陷进泥里,赵梓智眼疾手快将他拉了出来,并用铁锹从渗水口挖出一条排水道,减轻坝体压力。

    汗水混着泥水从赵梓智的脸上流下来,他顾不上休息,直到堵住渗水口后才坐在一旁大口喘着粗气。休息了一会儿,赵梓智站起身继续走上堤坝……

    特意穿上珍藏了3年的迷彩服,郭涛刚赶到河堤就立刻和老连队官兵一起投入任务中。李硕发现他和大家一起扛运土工布时动作有些不对劲,再三追问下,郭涛才告诉他自己的手臂之前受过伤。李硕立刻命令郭涛从河堤撤离,心有不甘的郭涛主动申请到后方为官兵们提供后勤保障。他给官兵们熬了绿豆汤,送到河堤前特意将绿豆汤冷却降温,帮助大家消暑;他动作麻利地配菜、炒菜后,将饭菜封装好和其他官兵一起送上河堤……看着大家狼吞虎咽的样子,郭涛十分欣慰:“总算也为抗洪、为老连队做了点事情。”

    脱下的是军装,不变的是责任。“若有战,我请战!”刘航、赵梓智和郭涛表示,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候,作为老兵就要毅然站出来,冲锋在前,“无论身在何处,我们时刻听从召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宏升村党支部书记王树森和同为退役军人的儿子王桐勃一起参与防汛救灾——

    齐心抗洪,上阵“父子兵”

    ■乔振友 常智科 林树明

    王树森搬运抗洪物资。 金忠庆摄

    “我是退役军人,也是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汛情当前,我必须冲在前面!”

    “我是一名消防员,也是退役军人,冲在抗洪一线是我的本分!”

    入汛以来,强降雨侵袭东北大地,多条河流超警戒水位,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双城区部分乡镇遭受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广大官兵、民兵和退役军人不畏艰险,逆行而上。灾情就是命令,双城区退役“父子兵”王树森和王桐勃给出响亮的回答。

    49岁的王树森任双城区西官镇宏升村党支部书记已经13年。因为他是一名退役军人,村民们都亲切地称他“兵书记”。王桐勃今年26岁,是双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一名消防员,同样也是一名老兵。汛情发生以来,“兵书记”和他的“兵儿子”分赴韩甸镇和万隆乡汛情危急的抗洪一线参与抢险救灾。

    8月5日深夜,西官镇党委要求火速组织队伍支援韩甸镇抗洪抢险,王树森迅速动员十余名村民奔赴任务区域。当时,洪水已经淹没大片玉米地,王树森身先士卒,扛起沙袋就去加固堤坝。村民们看到“兵书记”奋不顾身,也纷纷加入。两天后,一条长1000余米的堤坝垒筑完成。

    在万隆乡抗洪现场,王桐勃始终战斗在堵管涌、封缺口的第一线。手臂划破了鲜血直流,他毫不在意;浑身湿透了,眼睛熬肿了,他不下火线。

    防汛任务紧张,但父子俩还是会用手机互报平安。“我在万隆乡挺好的,你注意安全”“我在韩甸镇也挺好的,你也注意安全”,简单的问候,包含着父子间深沉的爱。

    “村子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我就算‘年轻’党员了,堵口、垒坝这些活我就得往前冲。”说到自己时云淡风轻,可一提到儿子,沾满污泥的头发也挡不住王树森略显湿润的眼睛,“孩子还有半个月就要结婚了,平时工作训练也很辛苦。本来他这次是休假在家准备婚事的,但水进了村子,谁也劝不住他。作为退役军人,这个时候站出来,是本分。可作为一个父亲,说不心疼孩子,是假话。”

    “女朋友说了,如果洪水不退,那就推迟婚期。有父母和女朋友的支持,我可以一心抗洪!”站在大堤上,王桐勃坚毅的眼神透着幸福。

    舍小家、保大家,王树森和王桐勃这对退役“父子兵”把牵挂藏在心底,冲锋在抗洪一线。如今,洪水已逐渐退去,王树森带领村民积极恢复生产生活,王桐勃提前结束休假回到工作岗位。谈到自己的婚礼,王桐勃说:“往后推推再说吧。相比国家的大事,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