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窗梦雨》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张澣初任御史,参见都台王廷相时。王廷相给他描述了一桩见闻:昨日乘轿进城遇雨。有个穿新鞋的轿夫。他从灰厂到长安街时。还择地而行。怕弄脏新鞋.进城后。泥泞渐多。一不小心踩进泥水中便“不复顾惜”了。王廷相说:“居身之道。亦犹是耳。倘一失足。将无所不至矣!”张澣听了这些话。“退而佩服公言。终身不敢忘”。后来。张澣升任明朝至吏部尚书。建树颇多。
清代《为官须知》有言:“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使为大恶”。有了带着诱惑的“第一次”,人就会慢慢放松警惕性,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成了“温水煮青蛙”,底线逐步失守。
不少落马官员对“第一次”的情形都印象深刻。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回忆了第一次接受别人钱时的情景,“一开始,我坚持不要,推来推去好长时间。后来,我见他‘情真意切’,诅咒发誓,就把钱收起来了。收钱之后好几天,心里头一直沉甸甸的,饭吃不香,觉睡不好,思想斗争很激烈。一直到后来,自己给自己找到了一个一个‘下不为例’的心理台阶”。35岁就当上河北省国税局局长的青年才俊李真,曾经风光无限,被称为“河北第一秘”。当初,也曾因观看《焦裕禄》而被感动得泪流满面,也曾因看到在农田里冒着酷暑割麦子的老人而被感动得慷慨解囊,最终却因未守住“初心”,信仰动摇,没有抵御住金钱和权力的诱惑,一步步走向难以回头的贪腐之路。
“官品学幽兰,几经污浊侵凌,九畹清芬浑不染;政风崇翠竹,一任冰霜肆虐,万竿劲节自能持”。“第一书记”沈浩离去时江河含悲、全国动容;“搬动贫穷大山的老愚公”文朝荣心系百姓,被群众誉为“村魂”;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曾建,“宁让身体透支,不让工作欠账”。对照先进模范这面镜子,映照出的是他们为民爱民、廉洁奉公的高风亮节。面对诱惑,看到纷扰,毫不含糊地坚守底线,理想信念无一丝一毫动摇,因而赢得了口碑和未来。
《诗经》里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人生有许多个“第一次”,可能大多数是美好的,回想起来心情愉悦,令人无限留恋;但有些可能是悲催的,提起来阴云密布,令人悔恨终生。大量惨痛的教训告诫我们:党纪国法是带电的高压线,一次也碰不得。作为领导干部,必须时刻牢记一个再也简单不过的道理:公权姓“公”,党纪国法姓“铁”,始终筑牢廉洁从政的防线。坚守住了“初心”,就能坚守住“底线”,才能赢得群众的拥戴,同时也是在保护自己,保护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