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文职

姓军为战,一个不用讲的道理

——推动新时代文职人员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系列谈①

■占正文

美丽画卷需要多样色彩,恢宏事业呼唤各类人才。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媒体的镜头里第一次出现“孔雀蓝”。来自某部的高锐代表,成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唯一一名文职人员代表,也是代表团成立以来首位文职人员代表。在接受采访时,高锐建议,强化姓军为战鲜明导向,着力提升文职人员军事素养和专业素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检验文职人员战斗精神,锤炼令行禁止、纪律严明的良好作风,全面提升文职人员遂行使命任务的能力。她的一番话说出一个简明而深刻的道理,文职人员为战而生、向战而建,首先姓军、首要为战。

军队为打仗而存在,人才建设必须服从备战打仗第一需要。习主席强调,必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人才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自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及相关配套政策,进一步强化了文职人员姓军为战鲜明导向,清晰规范了文职人员参加军事训练、战备值勤以及承担应急应战等职责,为文职人员向战为战提供了坚实政策支撑。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随着我军迈向世界一流军队的脚步不断加快,一批批“孔雀蓝”从四面八方汇入军营,队伍规模快速壮大、素质结构持续优化,大量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地位作用不断彰显。抗击疫情,文职人员勇挑重担、逆行出征,义无反顾冲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军事行动,文职人员闻令而动、听令而战,联合军演运智赋谋,维和护航战风斗浪,比武竞赛争先夺旗,在实战化淬火中磨刀砺剑;新域前沿,文职人员遨游信息深海、争控无形疆场,勇立科技创新潮头。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文职人员力量运用的舞台必将更加广阔,服务打赢之路必然越走越宽广。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安全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大,军事斗争任务艰巨繁重。一些单位对文职人员还存在关键岗位不放心用、重大演训任务不敢用、重要军事行动不会用等问题;也有的文职人员把自己等同于在部队工作的地方人员,认为备战打仗与自己关系不大。文职人员是军队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未来战场上,同样担负着备战打仗的职责,既不是边缘配角,也无法置身事外,更不能袖手旁观,也是要上战场、到边关、下海岛,也需要牺牲奉献和面临生死考验。

大音自成曲,但看指挥棒。导向正,则万川归一。军队工作千条万条,练兵备战始终是头条;文职人员队伍为战而生,姓军为战的导向一刻也不能偏。要树牢一切向战、一切为战的理念,引导文职人员全部心思向打仗聚焦,各项工作向打仗用劲,坚决破除“不用打仗”“不上战场”等错误认识。可以说,文职人员能不能回答好“胜战之问”“价值叩问”“本领拷问”,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看姓军为战的指挥棒有没有真正立起来、硬起来、实起来。

事业是成才的沃土,实践是淬火的平台。作为改革强军的新锐力量,文职人员平时履行相应岗位职责,同样是为打仗而来、为胜战服务。当前,军事对抗加速向网络信息、人工智能、认知空间等领域拓展延伸,作战行动智能化、无人化、非接触化特点日益凸显,与文职人员的属性定位高度契合。一方面,我们要把文职人员培养纳入三位一体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对与部队战斗力关联紧密的文职岗位和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同等要求、同等抓建。另一方面,每一名文职人员绝不能把自己当成“局外人”,要把本职岗位当战位,枕戈待旦、苦练本领,真正在强军实践中跑出人生“加速度”,让“孔雀蓝”光彩夺目、熠熠生辉。

著名作家巴金说:“支配战士行动的力量是信仰,他能够忍受一切艰难、痛苦,而达到他所选定的目标。”文职人员姓军为战,是事业需求更是政治要求,需要不断强化军魂意识、夯实精神支柱,始终保持初心本色和革命斗志。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夯实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要坚持用强军使命感召,深刻认识理解强国强军时代要求,新时代我军使命任务,人才强军的战略抉择,不断激发使命感责任感;要系统学习条令条例和各种规章制度,大力培塑良好作风,磨砺血性胆气,使自己具备军人的气质、具有军人的样子,成为与强军实践要求相适应的时代先锋。

时代呼唤人才,人才成就时代。身着“孔雀蓝”、满怀赤子心,重任在肩、唯有奋斗。在投身强军伟业的新征程上,广大文职人员要始终保持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初心和劲头,同现役军人一道在战位上竞相发挥应有作用,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战略支援部队政治工作部)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