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军事 > 文职

西部战区某保障大队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

烧旺淬炼人才的“炉火”

■杨柳青  孙亮  解放军报特约记者  曾涛

巴蜀大地,一场夏雨带来久违的清凉。

条分缕析研判战场情况、快速高效辅助指挥决策、细致准确记录数据参数……记者走进西部战区某保障大队,一支朝气蓬勃的文职人员队伍正聚焦服务备战打仗,履行着肩负的使命任务。

近年来,该大队大力加强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注重在培养帮带、关心关爱中,打牢文职人员担当作为、向战为战的思想根基,不断烧旺淬炼人才的“炉火”,助力“孔雀蓝”跑出服务打赢加速度。

尊重+信任

激发进取之心

文职人员大多学历高、过往工作经历丰富,如何激励他们扎根军营、建功岗位,成为摆在大队党委面前的一道必答题。“部属给组织最好的回报是担当,组织给部属最好的奖励是信任。”大队坚持用人之长、容人之短,用信任的眼光、发展的眼光看待文职人员,助力他们找准定位、发挥优势,为部队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职人员王道宇毕业于“双一流”建设高校。入职之初,踌躇满志的他主动申请受领某任务。但想干好不等于能干好,真正上手的时候,他直言困难重重。

“文职人员进入军营,工作上遇到困难在所难免,不能让他们因此丧失信心,失去进取动力。”大队党委研究健全容错机制,对文职人员出现的错误,分析原因、制订措施,帮助他们补齐能力短板,让遇到挫折的敢于再扛重任,让犯过错误的能够重拾信心,支持鼓励他们在挫折中重整旗鼓,在及时纠偏改错中闯出事业发展新天地。

在组织帮带鼓励下,王道宇学作战法规、钻联合理论、补军事知识,遇到陌生领域、棘手问题不怕受挫、敢于接招,最终圆满完成任务。

对此,文职人员乔梁也深有同感:“组织的充分尊重与信任,激励着我勇于超越、不断提高。”一路走来,在专家骨干的示范带动下,她成长为业务骨干,整理的信息资料多次受到上级表扬,部分研究成果被兄弟单位推广应用,个人被评为“四有”优秀文职人员。

培养+使用

锤炼负重之能

天刚蒙蒙亮,文职人员章长元、杲丹娜就踏上了新的征程。入职以来,他们走访近百家军地单位,足迹遍及大江南北,整理的相关资料为官兵研战谋战提供了有力支撑。“成绩的背后,是组织的悉心培养。”章长元感慨地说。

对于文职人员的培养使用,大队党委坚决破除让文职人员当配角、做替补的认知偏差,始终坚持敢派、敢任、敢用,放手把文职人员置于实践中淬火,注重以任务牵引带动能力升级,让他们在负重承压中激发动力潜能。

一次,上级交给该大队参与采访某边防连典型事迹的任务。他们大胆用才,派出文职人员罗玉维随采访团奔赴高原。工作期间,高原官兵吃苦奉献的品质、敢打敢拼的意志,深深感染着罗玉维,让她更加坚定了敢吃苦、愿吃苦、能吃苦的决心。最终,罗玉维撰写的典型报道赢得官兵认可:“字里行间散发着浓浓的战味。”

事业是成才的沃土,实践是淬火的平台。近年来,大队将文职人员培养纳入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安排他们在重要保障任务中当主力、挑重担,先后有10余人次受到各级表彰奖励。

严管+厚爱

凝聚扎根之志

走下军体运动会领奖台,勇夺两项冠军的文职人员张月瀛说,大队严格依法依规大抓军事训练,大家艰苦训练、奋勇争先的劲头很足。

操场连着战场,平时对标战时。着眼担负任务实际,该大队注重培养强化文职人员组织纪律观念,做到信任不放任、放心不放手,初始即严、依法从严、宽严相济,以严格规范的管理推动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水平提升。他们通过让文职人员与现役人员混合编组办公、定期组织讲评考核、参加军事训练等,不断强化文职人员姓军为战意识。

一次,上级要求大队上报人力资源信息。从数据采集到统计整理,再到深入分析数据反映的各种情况和问题,文职人员李攀加班加点,在确保各项信息准确无误的基础上,力求让数据效益最大化。李攀告诉记者,大队“当面领任务、转身抓落实”的严格务实作风时刻提醒自己,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

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从小处着眼、从细处入手,把工作做得既有锐度又有温度,才能切实激发和凝聚起文职人员扎根军营、矢志强军的意志力量。张月瀛的丈夫在边疆服役,二人聚少离多。一次,张月瀛连续攻坚,顺利完成多项重大任务。领导考虑到张月瀛压力较大,及时建议她调整休假计划,与丈夫团聚。“组织的关爱,让我找到了家的感觉。”张月瀛动情地说。


0101602600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