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的跃升
——来自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的观察报告
■解放军报记者 安普忠 钱宗阳 特约记者 王玉山 贾科林
防化分队官兵进行毒剂侦检训练。(资料图片)蔡子梦摄
夏日清晨,阵阵马达轰鸣声打破宁静。
轮渡码头训练场,起重机将一台台运兵车迅速吊装至船舱;
铁路装载训练场,一辆辆挖掘机、推土机在引导员指挥下,平稳驶上平板车;
汽车驾驶训练场,运输车辆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快速前进,掀起阵阵烟尘……
“支队即将开展调整组建后首次远程跨区投送演练,这是支队所属‘渡海先锋营’官兵正在进行多平台验证性装载训练。”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某支队领导介绍,这次演练是对支队转型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
首次,意味着陌生——陌生的地域、陌生的任务、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对手,以及无法预知的突发情况。
“先锋就是要一马当先,敢闯别人没有闯过的地域,敢走别人没有走过的道路,勇敢走出自己熟悉的‘舒适区’。”支队官兵底气十足地说。
1950年3月,该支队前身部队乘木船强渡琼州海峡,率先撕开国民党军队的“伯陵防线”,为解放海南岛立下赫赫战功,被授予“渡海先锋营”荣誉称号。
一路南征北战,这支队伍在党的旗帜指引下,疾行在奋斗路上,不断迎接新挑战、攻克新难关。如今,奋进新征程,他们依然是党旗所指、冲锋所向的急先锋。
不懈奋斗,才能让天堑变通途
雨夜,某大队二级上士卞雪坤正在操作压路机进行作业。四周一片漆黑,只有激光反射器发出的微弱指示线条作参照。
拨动挡杆、稳控油门、启动震动器……卞雪坤沉着冷静,不断调整滚轮的振幅和频率,始终将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在暗夜中近乎“盲操”的作业,是对驾驶员技术水平的极大考验。让记者深感意外的是,这名技艺精湛的军士,转型前竟是一名从未操作过大型机械设备的步兵。
“调整改革中,部队从中原腹地千里移防到这里,我也转岗成为工兵。第一次看到这台20多吨重的庞然大物时,我连车门怎么开、油门和刹车在哪儿都不知道……”这些天,在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组织的讨论交流中,卞雪坤向战友分享了自己在支队调整转型中的奋斗故事。
回想起当初的手足无措,卞雪坤感慨地说:“转型,意味着过去辛辛苦苦奋斗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都要‘一键归零’,再次做回‘小学生’。”
能否转型成功?那段时间,一个巨大的疑问,萦绕在卞雪坤心间。
“习主席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身教胜于言教。对此我深有体会。”卞雪坤说,“党员骨干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越是任务艰巨,越要挺身而出。”
转型伊始,支队党委一班人专门带着大家重温“渡海先锋营”的光荣战史。那是现代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
波飞浪卷的琼州海峡,最窄处也有近20公里宽。在部队只有木船的情况下,如何越过这道天堑?“当年,先辈们一路从东北平原打到雷州半岛,硬是将‘陆上猛虎’练成‘海上蛟龙’,最终率先登岛。”
“70多年前,先辈们要越过的是波涛汹涌的海峡。今天,我们必须跨过的是转型这道关。”凝望“渡海先锋”战旗,支队官兵鼓起奋进的勇气。
胜利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也是干部骨干用好作风带出来的——
动力舟桥专业,干部骨干带着战士迎着风浪训练,最终人人练出过硬本领。
工程机械专业,干部骨干带头攻坚克难,一边“啃”说明书,一边先行先试,最终带领大家练就“如臂使指”的硬功夫。
筑城伪装专业,干部骨干白天参加训练,晚上进行图上作业、复盘总结,最终带领大家在总队专业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
……
“假如明天就打仗!”这是某大队孙大队长写在笔记本扉页上的警示语,一个大大的感叹号,折射出他心中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对一线指挥员来说,转型的跨度更大,但不转不行,转慢了也不行。”
一次训练动员,孙大队长话语铿锵:“我怎么干,大家就怎么干;我跑多快,大家就跟着我跑多快。转型这道关,我跟大家一起跨过去!”
越己者,恒越。调整转型以来,该支队多次圆满完成重大演训任务,先后有100余人获得技能等级证书,20余人次在练兵比武中创破总队训练纪录。
“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新征程更需要我们接续奋斗!”前不久,该支队制订了《专业跨越发展规划》,在转型“合格”的基础上,详细列出了再上新台阶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的成效,最终要靠部队战斗力建设实效来检验。”该支队领导说,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迫在眉睫,使命艰巨、任重道远,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提振干事创业精神状态,始终保持当先锋、打头阵的精气神,以过硬作风和形象感召带动部队攻坚向前。
精益求精,军人的奋斗永无止境
排爆训练场上,这一幕让人凝神屏息——
一枚未爆弹掉落在斜坡上,引爆支架不易安装。大风一吹,未爆弹随时可能滑落并意外爆炸。
紧急关头,排爆手喇万良果断决定:先点燃导火索,再放置引爆支架和诱爆炸药,最大限度缩短从安装到引爆的时间,减少引爆支架受到的外力影响。
喇万良一手端着引爆支架,一手拿着燃烧的导火索,慢慢靠近斜坡,平稳放置引爆支架和诱爆炸药……
“轰!”喇万良刚撤至安全区域,未爆弹被成功引爆。
在该支队采访,记者发现官兵身上有一种鲜明特质:精益求精、练到极致,靠过硬本领直面危险考验。
3年前,习主席视察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时,来到训练场,依次察看反爆炸器材操作使用、防化侦察洗消、工程机械应用作业、桥梁架设等专业训练,详细了解有关情况。回想起那个光荣时刻,喇万良记忆犹新:“习主席一边称赞我们,一边拍了拍我身上穿的防爆服,还和蔼可亲地问我怕不怕,我坚定回答‘不怕’。”
“一定要从严训练,艺高人胆大,把排爆技术训练得精益求精。”牢记习主席的勉励嘱托,喇万良和战友们刻苦钻研排爆技术,力争摸透各种爆炸物的“脾气”。
“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关键是要把习主席的勉励嘱托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转化为精武强能、矢志打赢的实际行动。”喇万良感慨地说,“增强思想改造的自觉性和彻底性,要立牢以实际成效检验学习成果的导向。只有进一步整齐思想、整齐步伐,走上训练场才能自觉做到精益求精。”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同样时间内,只有加大训练难度、强度、险度,才能把技能练得更过硬!”喇万良对记者说。
奋斗,凝结在千万次磨砺中,凝结在该支队官兵对精益求精的执着追求中。
精在速度——江面上,一座重型机械化桥飞跨两岸,架设用时再次缩短。为了“再快一点”,架设流程被官兵反复优化。
精在细微——挖掘机开汽水瓶盖,装载机穿针引线,推土机分层堆砖……官兵灵活操作一台台大型机械。
“就像考试一样,从60分提高到70分或许容易,但要从90分提高到100分,难度系数就大不一样。”该支队领导说,“战场上差之毫厘就可能打败仗。训练满足于差不多,上了战场是要吃大亏的!”
30多摄氏度的训练场上,穿着厚厚防护服的防化侦察班战士们,正在细致侦检模拟毒剂。训练结束,防化侦察班班长谭维远脱下防护服,只见他满脸通红,豆大的汗珠从黝黑的脸庞不停滚落,作训服早已被汗水浸透。谭维远说:“奋斗听起来很宏大,其实就浓缩在训练时流淌的每一滴汗水中。”
精益求精,就是要不断超越自我,打破能力“天花板”。这些天,谭维远和战友们专攻精练了多种毒剂的侦检和洗消方法。这些年,经过不断刻苦训练,谭维远已掌握上百种毒剂的侦检和洗消方法。“奋斗永无止境,任何时候都不能停下奋进的脚步。”他坚定地说。
军人的奋斗,归根结底为打赢
“尽管有心理准备,但任务难度还是远超我们想象!”前不久,该支队组织了一场“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某中队干部王岩结合亲身经历向战友们分享感悟。
去年,王岩受命带领中队官兵执行某任务,由于现场情况复杂,任务完成得异常艰难。
“军人的奋斗,归根结底为打赢。”归队后,王岩第一时间把骨干召集到一起,召开“诸葛亮会”检讨反思:“我们离能打仗、打胜仗究竟还有多远?”
“检讨反思,让大家产生了强烈的本领恐慌。”王岩深有感触地说,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必须牢固立起备战打仗指挥棒,把学习会议精神焕发出的政治热情,切实转化为练兵备战的实际行动。
战场需要什么就苦练什么,打赢缺少什么就钻研什么。这段时间,该支队大力开展研究战场、研究战术、研究战法活动,掀起人人研究战争、个个琢磨打仗的热潮。
走进该支队礼堂,一场别开生面的“我们如何走进战场”群众性讨论活动正在进行。“大家都来说一说,其他战友的专业岗位,在战场上有多重要?”不谈自己,先谈别人,这样的讨论让记者颇感新奇。
该支队领导道出组织这场活动的初衷:“战场环境复杂,每个专业都不可能单打独斗。要打胜仗,眼里不能只看到‘我’,而要看到‘我们’。”
从单兵过硬,到班组过硬、分队过硬,再到密切协同、整体过硬,官兵对未来作战的认知逐渐深化。
“前方疑似‘染毒地带’,防化洗消组前出处置!”该支队综合训练场上,记者观摩了一场实战化训练。
这场训练不仅构设了弹坑、沟渠、沼泽等多种障碍,还设置了遭遇“染毒地带”、无人机侦察等多种特情。训练中,工兵、防化、伪装等多专业官兵密切协同,快速开辟通路。
学习贯彻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激发了支队官兵向战为战、攻坚克难的斗志热情。
一次,防化洗消教练员杨斌在训练中发现,洗消车上坡时,前置喷洒装置洗消效率较低。杨斌随即带领攻关小组展开技术革新,通过改造洗消车管路配置等方式,成功解决这一难题。
“如果逐级反馈,等着厂家改进升级,周期可能会很长。”杨斌说,“事关战斗力建设的事,一刻也等不得。今天训练场上多解决一个问题,明天战场上就多一分胜算!”
新域新质,军人奋斗的新战场
无人机穿越窗户,飞进目标建筑,逐屋搜索爆炸物。
根据无人机发回的定位和画面,喇万良操控排爆机器人通过独木桥,爬上台阶,绕过狭小过道,抵近爆炸物。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操控机械臂,将爆炸物稳稳抓起……
“无人机、排爆机器人的列装,给排爆作业带来全新变化,让我们如虎添翼!”谈起无人化排爆方式,喇万良赞不绝口。
“过去,排爆手只能依靠自己的眼睛和双手开展作业。如今,机器人代替我们前出,排爆效率和安全性显著提升。”指着排爆机器人控制显示器上的复杂参数和多个按钮,喇万良感慨地说,“新装备虽然列装了,但新质战斗力不会自动生成。新装备科技水平越高,对官兵能力素质要求也越高,越需要我们努力奋斗。”
“提振干事创业精神状态”,是习主席对新征程上深入推进政治建军提出的一个方面重点工作。如何以“响铃交卷”的紧迫感压实干事创业的责任感,成为该支队官兵这段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
“渡海先锋营”的一张黑白老照片,让喇万良深感震撼——
“你看,先辈们把汽车发动机改装到木船上,巧妙解决了木船动力问题,为部队快速渡过海峡创造了条件。那个年代,先辈们虽然用着落后的装备,却始终澎湃着创新的热情、奋斗的激情,什么困难都难不倒他们。”
“新质战斗力是未来战争的制胜之钥。”喇万良说,军人必须时刻保持锐意向前、开新图强的斗志和勇气。
谈起训练变化,喇万良打开了话匣子:以往训练中,战友们用自己双手做到的,现在都要尝试用机器人替代,操作机械臂夹取鸡蛋控制精度、夹取重物控制重心;自己脚步能到达的地方,也要尝试用机器人到达……大家都有一个共识:能用新装备新技术解决的问题,决不能再用老方法。
“有人觉得老方法更可靠,很多事情用老方法也能办到,学习掌握新装备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可靠性稳定性还要打问号。”该支队领导感触颇深,“枪炮能够消灭的敌人,弓箭或许也能够杀死。但长远看,弓箭最终会被枪炮取代。如果一味依赖熟悉的方法,只愿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原地踏步,终会被对手远远甩开!”
勇敢迈向新域新质,哪怕在起步时步履蹒跚,也好过在原地打转。
在该支队装备操作教学现场,记者看到,“00后”大学生士兵雷林杰一边操控机器人,一边向战友们分享自己的学习研究成果。
尽管入伍时间不长,但专业知识过硬的雷林杰已经是一名组训教员。现场听他授课的,不仅有班长骨干,还有支队领导。
“什么是基础?过去,‘米秒环’是基础;现在,这些高科技装备的基本操作是基础。以‘打基础’的心态虚心请教、加速学习,也是军人该有的奋斗状态。”一名干部说。
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一名优秀的军人,既要衔枚疾走甩开对手,更要大步流星超越昨天的自己。
向着新域新质发起冲锋,该支队官兵眼前是更加广阔的天地:机器人携带的毒剂检验舱,如果和无人机结合,其战场机动性、适应性会不会更强?无人机高空辅助侦察,能否为工程作业提供更及时更精准的信息……一个个奇思妙想的背后,是官兵对战斗力建设的深远思考。
看着训练场上热火朝天的场景,该支队领导坚定地告诉记者:“奋斗不息,我们永远要做冲在最前面的急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