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起,武汉一志愿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抢救无效死亡的消息在网上流传。记者4日核实到,该志愿者叫何辉,今年54岁,是武汉志愿者车队的一员。
武汉某慈善组织招募志愿者的人士称,何辉曾是一家医护人员志愿者车队成员。公开资料显示,医护人员志愿者车队职责是义务接送医护人员下班。
何辉是武汉本地人,除夕前后,他提到要加入志愿者车队,“有一份力量就出一份力量”,后来发现自己身体不适,就中断了志愿者工作。
何辉居住的社区工作人员回忆,1月31日,何辉家人曾向社区反映何辉身有发热症状,想要住院。后来社区定期联络他,但只能断断续续地联系上。2月3号上午10点左右,工作人员拨通了何辉儿子的电话,电话那头说何辉住在医院。
据何辉家人介绍,何辉于2月3日下午4时许在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死亡。家人见他的最后一面是在同济医院的门诊,何辉上了救护车准备转院,朝家人挥手,那时候他很冷静,看上去也很坚强。
武汉市蔡甸区玉笋山殡仪馆4日确认,3日晚,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送来一名叫“何辉”的男子,1965年生,死亡证明写着“呼吸系统衰竭”。
志愿者们一起守护我们的城市谢谢你们
自疫情暴发以来,众多民众自发加入“抗疫”志愿者行列。他们有的开着私家车,接送出行不便的医护人员上下班;有的为社区独居老人送菜送药;有的则组建“送餐群”,为一线医务人员送去热饭热菜……
志愿者奔走各地,筹集、运送防护物资到各大医院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51岁的向东是武汉云豹救援队队长,这支民间救援力量曾参与雅安地震、“东方之星”沉船等重大突发事件救援。
自疫情暴发以来,向东和他的队友奔走各地筹集、运送防护服、口罩、护目镜的急缺用品,送到各大医院一线医务人员手中。
2月1日上午10时,刚刚小憩了一会的向东被接连不断的手机、信息提示声唤醒。1日凌晨,他刚刚和队友从外地筹集到一批医疗防护物资并连夜运回武汉。
“作为民间救援组织,我们会常备一些防疫物资,得知一线紧缺,第一时间就全部捐献出去了”,向东告诉记者,救援队人手有限,为了不耽误物资转运,很多人带着行李住在了队里。清理物品、登记、联系接收单位、装车、运送……云豹救援队20多名队员每天要往返七八趟。
志愿者星夜驰援,助力“方舱医院”改造建设
据长江网报道,2月3日晚,武汉洪山体育馆“方舱医院”开建,收获消息后,39名志愿者星夜奔驰,汇集洪山体育馆,连续工作一整夜,参加方舱医院物资搬运、床位安装等工作。
志愿者们晚上凌晨陆续抵达洪山体育馆现场,2点左右,床位设施、桌椅等运送到位,志愿者们开始帮忙搬运、安装,将床、桌椅一一摆好,连续工作到4日早上9点多,完成所负责的近200张床位的安装工作。“我们中有一位做过酒店管理工作,现场带领我们把床铺铺得整整齐齐。”一位志愿者介绍说。
据了解,这批志愿者们来自武汉各区,有的住在附近,有的从江夏、青山连夜开车前往。“我是3号晚上在微博上看到的消息,就跟朋友一起开车过来了。”志愿者王西坤住在江夏区藏龙岛附近,全程参与了此次行动。
除夜里到达现场的志愿者外,临时拉起来志愿者群里有几百人,4日早上也有不少人陆续加入。志愿者们表示,抗击疫情出一份力,义不容辞。
志愿者到口罩厂上夜班,报名者众多
财务经理、全职妈妈、00后大学生、听障人士……春节假期,上海这群来自各行各业的志愿者来到郊区一家口罩厂义务上夜班,一晚上能生产约30万只口罩,为工厂每天补充1/4产量。
据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报道,1月28日,益路同行公益促进中心副主任周蓉得知口罩厂缺人,就在网络发布招募信息,每天征集20名志愿者,从1月29日到2月8日到工厂上12个小时夜班。
1月29日、30日晚上,周蓉和其他志愿者一起上夜班;1月31日起,志愿者微信群管理员开始收到十倍于需求量的报名者。“招募帖发出的第3天,阅读量超过10万,管理员开始收到四面八方求加入的信息,我们只好婉言谢绝。”她说。
出生于2001年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大一学生余森乐可能是志愿者中最年轻的一个。他知道身边有朋友去了街道、高速公路路口和药店,也希望能贡献力量。1月30日晚,他和哥哥刘逸一起到口罩厂上班,原本以为只是去做搬运工作的兄弟俩,没想到要一直盯着机器。“我们负责的机器因为超负荷运转,时不时会停住,刚开始手忙脚乱的,经过老师傅在一旁指导,才慢慢熟练”。
刘逸还告诉记者,自己家是做酒类贸易的,春节原本是生意最红火的时期,而现在,他们打算让工人2月9日甚至更晚再复工。“在家闲着也没事,不如去做点实事。比起生意,我更想让大家明白生命和家人的重要,好好过每一天。”他说。
80后全职妈妈王慧舒铧参加了1月31日晚上的志愿服务,过去在机场从事地勤工作的她,第一次感受到一线工人的辛苦。她的丈夫是东航飞行员,当天夜里从上海飞奥克兰,他很支持妻子的选择。“我们都是通宵工作,可以相互支持”,王慧舒铧说。
夜班于第二天早上7点结束,回到家的王慧舒铧只睡了1个小时就恢复了精力。10岁的儿子听说后,在作文里写下了“妈妈小身板大能量”的句子。今天晚上,她又要去口罩厂上夜班,这次会带上飞机上用的抗震耳机。“前两天有媒体报道发了我的照片,挺难为情的。相比一线的医生护士,我们只不过出了些绵薄之力。”她说。
轮椅上志愿者:这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守护
肺炎疫情让很多人都产生心理上的担忧、恐惧。拥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教师董明报名加入武汉一支心理咨询志愿者队,春节假期,守在电脑前接听热线电话几乎成了董明的全部日常。
2月1日上午8时30分,董明照例坐在轮椅上开始接听心理援助热线。
接听了一上午电话的董明,声音有些沙哑。她告诉记者,这座自己生活了34年的城市现在“生病了”,虽然行动不便,但是她依然希望在这场“抗疫”战斗中出一份力。“这不是哪一个人的责任,而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守护。”董明说。
来源丨中国青年报、澎湃新闻、中国青年报客户端、长江网、中国新闻网
编辑丨莫妮娜